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差別優勢創價值

許士軍
user

許士軍

2003-04-01

瀏覽數 18,250+

用差別優勢創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4月號雜誌 第202期遠見雜誌

傳統上,人們將產業區分為農林漁牧礦之類的初級產業、製造與建築之類的二級產業,以及服務業或三級產業。實際上,自巿場價值之創造而言,這三者成分一般都同時存在於一個企業之內。以旅館業所提供的服務而言,其中包含初級產業所提供的原料,及二級產業的製造產品;再以晶圓設計這種服務而言,所使用的電腦及輔助設計工具等又何嘗不包括實體產品。

自上述觀點區分,並沒有單純的服務業,目前所稱服務業,主要是因為所有上述成分最後都以服務形式呈現,並依此決定其整體價值。

一個社會的產業發展,由初級、二級再升到三級,主要代表三類成分所占地位之消長變化而已。在所謂的農業社會中,財富主要由所擁有的天然資源或家畜價值所決定;進入工業社會,財富則由生產製造的效率與品質所決定。但是隨著社會更進一步發展,在全球化與自由化的競爭舞台上,這兩種來源所扮演的角色逐漸失去其創造「差別優勢」之主要能力。而創造「差別優勢」才是創造巿場價值的主要憑藉。相對於「差別優勢」的,就是所謂的「大宗物資化」(commoditization),乃是目前企業想要極力避免和克服的現象。

要創造這種「差別優勢」,可以採取若干途徑。譬如,經由實體以外的增值活動,如操作電腦硬體之軟體設計,或塑造產品形象的品牌行銷,可以大幅增加實體產品的效用;或者將眾多的產品予以選擇和整合,也可以產生更高的整體價值,例如都巿計畫和發展、流通或室內設計等。

以上兩類增值活動具有兩個共同特性:一是所採取的是消費者或使用者,而非生產製造者觀點;一是運用知識和創意。就這兩個特性而言,也同時代表了服務的本質,由此可以顯示出服務在價值創造上所占的主導地位。

綜觀世界情勢,大凡經濟愈發達的國家,所謂的服務業在經濟活動中所占比例也愈高,可達國民生產毛額70%以上。人們心目中總是直覺地以為,服務就是「吃喝玩樂」。事實上,在進步社會的各行各業中,都包含較高的服務成分,以提升原有產業如農業和製造業產品的價值,並給與它們發展的新方向。再說,即使是「吃喝玩樂」,何嘗不是代表人類社會的大部分基本需要,並由此提供農業和製造產品更多商機?

在這種發展趨勢下,我們必須認識服務業才是真正貼近和掌握巿場需求的產業,如何運用全球的原料和製品做好服務業,才是最進步和最高明的經濟發展策略。

(本文作者為元智大學遠東管理講座教授、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理事長;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