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讓中國人臉辨識業者逐步退出市場,再加上疫情刺激、AI軟硬體成熟,台灣人臉辨識公司,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絕佳時機。
當筆電、視訊軟體已成為日常時,過去以手機解鎖為主流應用的人臉辨識,也在這波疫情中,走出私領域,快速布建於辦公大樓、健身房等場域。
耐人尋味的是,當疫情減緩,筆電熱潮退燒,人臉辨識技術不但方興未艾,未來商機更被業者、研調機構一致看好。
本土業者指出,「現在是魚(商機)太多,多到請同業來幫忙抓(外包)」。日本科技大廠NEC在台灣的人臉辨識業績,光今年上半年,業績已超越去年全年。
據研調機構MarketsandMarkets預估,人臉辨識全球產值2020年起將以每年17.2%的速度強勁成長,2025年將達85億美元(約合台幣2363億元)。
而如是的榮景,連台灣也不例外,全賴三大利多加持。
1〉疫情助攻,非接觸商機需求興起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