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買跑車已經是財務不明智選擇,但至少要在不明智中做最明智的選擇。用數學算清楚,期望值可以用在生活中任何事情。(本文摘自《致富強心臟》一書,作者為吳紹綱,以下為摘文。)
「數字」說了算
這是德州撲克送給我的最大寶藏——是該下注?還是丟掉?或者過牌?三種選擇該挑哪一個?如果下注應該下多少?每個決定都指向一個價值,唯有透過EV計算才做出最賺錢的選擇。在這過程中,學會把所有選項量化,用數字計算出期望值,建立正EV的人生習慣。
這個習慣的好處,在於不會讓心態影響決定,確保每個決策的收穫都會大於付出,而且它會讓很多看似合理,感覺是正EV的選擇,算出真相。
就拿我任性的奢侈花費為例,周遭親友都勸我買二手超跑就好,提出的論點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又有點不對勁,讓人很猶豫。所以,我就把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喜歡的車款、新車與二手車價、折舊率、五年後賣出的價位、每年持有成本(包括牌照稅、保養費、停車費、維修費等等),全部做成試算表。
結果發現,5年下來,買新車只比中古車多花34萬,這還沒算進買到問題車的機率、挑車的時間成本……所以,答案很明顯。對我來講,二手車絕不是最好的選擇,我寧願直接走進展售廳,買一輛新的。
讓「概率思維」走進生活
簡單地講,期望值判斷就是把利弊得失量化、數據化。平常我們在分析事情時,只會講優缺點一一列出來,沒想過要用概率或是期望值公式。
很多事確實很難量化,個人的感受或感覺就非常主觀,大家都不一樣。但是總得評估後再決定,算算看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而不是憑著感覺走,這樣才能減少心態影響,造成誤判。
2018年,我在蘇美島考PADI 開放水域潛水員證照時,曾記下這樣的心情札記——
拿掉面罩盲游是很不舒服的,那時候就想說算了明天不來了!
當下心理數據:80緊張20期待,教練Stuart說我的技巧OK,
只是有心理障礙,回到家後我也覺得是這樣……
第3天,心理數據:40緊張60期待,因為今天要到世界有名的潛點:Sail Rock……
其中的數字,就是我將心理感受量化的數值,讓我更加清楚自己的心理狀態。我已經養成針對各種想法、狀況,給出一個數值的習慣,不管那件事有多難量化;換句話說,概率思維已經內化成我生活的一部分,這樣才能計算期望值,減少情緒對我的影響。
在給出概率的當下,難免受到預設立場、偏袒心態影響,給期望中選項比較有利的百分比,為了降低這種情形出現,除了收集資料、看評價,我會找值得信賴的人幫忙檢視合理性,還會同時做出相對樂觀和最悲觀可能的判斷。
期望值決策,不能只想錢
但是,不考慮其他因素,只看財務數據來計算期望值,也不是明智的做法。因為選擇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精力,還可以用在其他地方,這是期望值與機會成本的整合,我們的腦力、時間、精力都是錢,而且是珍貴且限量的。
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只為了省下500,那絕對是虧損的,因為絕大多數人的時間成本都超過500。
舉個例子,有些人為了評比哪支手機好,每天花1個小時爬文比價,研究了兩個禮拜才做決定,最後省下1500。從財務角度來看,正EV、高CP,但仔細再算算,14個小時以基本時薪計算,打工都可以賺2000多塊了,這樣值得嗎?
決定任何事情,一定要把時間算進去。如果需要很長的時間評估,沒法在短時間內比較出來,那就別比了。直接選擇好的那個就對了,把精神跟時間花在你拿手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