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台灣因防疫有成、晶片搶手,而成為國際的寵兒,大大提升了能見度,突然站在世界C位的台灣,與國際的距離瞬間拉近;然而,疫情卻也加大了城鄉、資源、貧富的差距。當台灣逐漸走向外弛內張的社會,需要更多人主動站出來。
「台灣沒有國際新聞」這句話,多年來一直是許多媒體人心中之痛,這一切,從2020年起開始反轉了!
變成國際焦點,台灣人展現自信
初期台灣防疫得宜,挺身對世界喊話:「Taiwan can help!」2020年美國大選,前總統川普屢屢對台灣示好;2021年的半導體全球缺貨潮,更讓台灣人自信爆棚:台灣不止是國際互動中的關鍵角色,甚至可以發揮重要影響力。
「以前,外國媒體講到台灣,都是中國地圖旁邊的一個小點,但2020年後,台灣人發現,原來我們也可以是主流,」一年半就累積近4000萬觀看次數的國際新聞節目《TODAY看世界》主持人、知名資深駐美記者范琪斐分享,疫情、大選、晶片,讓許多國際媒體,都把台灣大大地放上封面。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