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家裡都有本農民曆,想知道今天的兇吉、方位、沖煞,打開來翻查,身為華人的你,多半一眼就能看懂。但如果你今天想要把這本曆書上的指示,用英文解說給外國朋友,你該怎麼解說那些隱藏在指示背後的忌宜?繼續翻到最後一頁的「相生相剋圖」,你或許可以指出每樣食物的英文,但背後的五行原理,你又怎麼用英文闡述?
換個場景,美食是拉近陌生人關係最快的捷徑,如果你今天親自下廚做一桌菜給外國朋友,你知道宮保、麻辣、魚香、醬爆、三杯、乾煸該怎麼說嗎?同樣是酸甜口味,你又會怎麼和對方解說糖醋、咕咾與酸甜的差異?
食衣住行育樂、節慶民俗、美術工藝、詩詞典故,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也是構成我們之所以是華人的重要文化根源,但如果今天要用另一種語言轉述給外國人理解,你會發現,光是怎麼如實翻譯就是件困難重重,而解釋背後的生活哲學、思想脈絡,那更是一重又一重的難關。
然而卻有人花費九年光陰,爬過了這座山。
帶領世界,入門中華文化之美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