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PCB業後勢看好,更擁有獨一無二的聚落,但面臨的六大困境,恐波及半導體業的發展,必須結合產官學研與海外資源,帶領廠商向上提升,才能脫胎換骨。
21世紀是「萬物聯網」的時代,帶動電路板(PCB)與半導體的需求,今年第一季台商兩岸PCB產值達1734億元,創下歷年第一季的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26.7%,預估全年產值將飆升到7738億元。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理事長李長明在產業界41年,他看遍國內外資訊、研究後發現,「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PCB,是台灣很重要的產業。」
儘管PCB產業後勢看好,台灣也擁有獨一無二的產業聚落,卻同時面臨六大困境。而且,這並非PCB個別產業的問題,甚至會波及第一大的半導體產業。
首先是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威脅。近幾年,台廠雖升級至中高階領域,但陸廠在當地政府的補貼政策下,仍是不可忽視的勁敵。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