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密度再翻倍!為何新加坡要在十年內加裝20萬支監視器?

何晨瑋
user

何晨瑋

2021-08-06

瀏覽數 30,950+

圖/僅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圖/僅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十年之內,新加坡國內將廣設警用監視器!」日前,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表示。並且,全國各地至少有20萬支的警用監視器。但未來新加坡當局,又要如何在安全和隱私間取得平衡?

國土面積僅728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光是目前警用監視器的數量已有9萬支。也就是說,面積相當於2.6個台北市的新加坡,將在十年內廣設超過一倍的監視器。

人口約有570萬的新加坡,世界人口密度僅次於摩納哥,且新加坡也是全球上監視器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相較有2300萬人的台灣,根據警政署截至2016年6月底的數據指出,台灣的全國治安要點錄影監視系統數量,共計16.7萬多支。

以嚴格法治聞名的新加坡,已在國內擁有極高的監視器密度,為什麼還要在十年內加裝超過一倍的監視器數量?

陳之俊攝。

陳之俊攝。

加裝更多監視器,可以更安全? 

對此,尙穆根(K Shanmugam)也表示,不管是在新加坡或是其他國家,政府一旦要廣設監視器,都難以避免被外界批評侵犯隱私等。但這樣的說法卻忽略,多數民眾希望住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中。

尚穆根也引用2020年蓋洛普(Gallup)所發布「全球法律與秩序指數」的排名,並指出新加坡連續數年都是治安優良的前半班。且在去年與土庫曼並列第一,約有97%的居民晚上獨自在附近散步時,是感到安全的。

時逢新加坡警察部隊(SPF)成立的200周年,他也概述新加坡治安良好的關鍵要素有:新加坡的刑事司法系統、警察部隊的領導素質,以及對社區的信任的三大因素。

「截至去年底,國內警用監視器就已解決4900多起案件,」尚穆根在3月就曾高度讚賞。並表示從2012 年以來,新加坡當局就在主要公共場所、住宅區、鄰里中心,以及停車場等區域,安裝將近9萬支警用監視器。

活動免費報名>>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親臨,邀你一起共振台灣之聲

且在7月中,警方靠著警用監視器,僅耗費11個小時,就將持械搶匪緝捕歸案,並成功取回贓款。未來新加坡警察部隊還打算部署更多隨身相機、無人機等,主要用於遠端監視和巡邏。

取自pexels。

取自pexels。

監視器成為警方利器,人民竟高度滿意? 

當監視器成為警方追查犯罪事件利器的同時,民眾會否覺得自身的隱私遭到侵犯?

尚穆根則引用過去調查來回應,2014 年跨國專業服務公司埃森哲的調查,就曾指出有91%的新加坡人,認為國內使用警用監視器上是感到安全和滿意的。他也補充說明,表示在社區顯眼位置設置警用監視器後,人們會感到更安全。未來在預算充裕的情況下,希望能夠在國內安裝更多監視器。

不管是新加坡所採用的警用監視器,或應用程式「TraceTogether」-類似台灣「社交距離」APP,都再度成為個人隱私權與數位法治界線模糊的爭議。

海峽時報》的報導就指出,雖當局有詳細說明警方所採用的數據,主要用來保護、保障人民措施,以及限制擁有此類數據訪問的權限等,但仍難消除人民對於隱私侵犯的疑慮。

且2019年英國科技研究網站Comparitech調查,發現全球使用監視器最多的20個地區當中,有18就個在中國。其中,更以中國山西太原最為密集。相當於平均每千人就被119.57部監視器監視著。而新加坡,則是每千人被15.25個監視器監控著。

同篇調查也以全球數據庫Numbeo所訂定的「犯罪指數」為指標,在全球150個地區的警用監視器數量,和該地區的治安優良情況進行統計。結果也發現兩項因素之間幾乎無關。

即便擁有高密度監視器數量的山西太原,犯罪指數仍然居高不下。所以,最終設置更多的監視器,真的能降低犯罪率,並且社會更安全嗎?恐怕仍有許多待釐清的其他因素。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