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今年規模5以上地震已達22起!氣象局揭花蓮罕見「震不停」的異象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1-07-14

瀏覽數 17,800+

圖/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今天地震是7日跟8日雙主震餘震,既然是餘震就是同個序列地震,餘震情況以往也有群震發生,但沒有像這次那麼異常,第一個是多,第二是還分批,這個算是比較罕見。氣象局提供
圖/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今天地震是7日跟8日雙主震餘震,既然是餘震就是同個序列地震,餘震情況以往也有群震發生,但沒有像這次那麼異常,第一個是多,第二是還分批,這個算是比較罕見。氣象局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花蓮近一週地震頻繁,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顯示,截至8時50分已有21起有感地震,最大落在上午6時52分規模達5.2。氣象局說,今年超過規模5以上地震已22起,才半年就接近每年平均23起,且在花蓮居多。同時氣象局也透露,近日花蓮連震有兩個異常,包含數量多、又分批,算是罕見。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上午9時30分召開線上記者會說明今天地震情況。他說,今天6時52分花蓮發生規模5.2地震,深度有5.9公里,實際上不是個新的地震序列,是7月7日和8日雙主震規模5.4的群震後續衍生餘震。

陳國昌說,跟7日跟8日比較,當時各發生一次規模5.4地震,引發15個地震(含主震),8日後能量釋放有減弱,頻率有降低,有感地震持續數目不多,10日有一起規模2.8、12日一起、13日兩起,規模都3點多,今天才有比較頻繁地震。

陳國昌說,今天群震更明顯,上午6時規模5.2啟動後,到8時50,總共有22次餘震,規模超過5有三次,分別是5.2、還有兩次規模5.0,五次規模4.0到5.0之間,14次規模3到4之間,無感更多。

陳國昌說,這地區構造是南北走向破碎帶,橫跨範圍超過10公里,有的地震落在吉安鄉南邊,有的在壽豐鄉北邊,有的在兩鄉近海,但都是相同構造,都是極淺層。在花蓮市區有5弱震度,4級以上也都在花蓮地區。淺層的關係,嘉義以北有感,但較遠地方感受較低,都是震度1到2。

至於未來是否有更大地震?陳國昌說,1973年以來,48年間,規模超過5.5有四次,6.0一次,雖然地震頻繁,但規模大地震比較少見,估計餘震會持續一週,甚至以上,不排除餘震有到達5.0,但超過規模5.5機率低,絕大部分都在規模3到4之間。

陳國昌還說,今天地震是7日跟8日雙主震餘震,既然是餘震就是同個序列地震,餘震情況以往也有群震發生,但沒有像這次那麼異常,第一個多,第二個還分批,這個算是比較罕見。

針對媒體提問,今年花蓮地震比往年多?陳國昌說,每年平均規模超過5大概23到25個,今年已經有22個,上半年接近長期平均值,整個來說規模超過5發生地區,八成以上都在花蓮。

媒體又問,這樣能量釋放正常嗎?陳國昌說,正常與否很難判斷,該地區很破碎,又是板塊轉彎隱沒地方,這個地方累積很多能量,釋放能量很多,有時候會有異於平常狀況發生,但一、兩次還無法判斷,從幾十年地震歷史來看,花蓮鄉親不用擔心,發生很大地震機率很低。規模5.5以下都相當多,但5.5以上真的相當少。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本文轉載自2021.07.14「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