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原是再簡單也不過,曾幾何時,竟成為人人最渴望的大事。
在嚴峻疫情下,人們被迫宅在家,採買盡量少次多量;歐美研究指出,疫情蔓延前,民眾鮮少親自下廚,但一年後,許多人積極學習烹調技能,衛生機構更推崇人們從源頭烹飪,正視食材原貌。然而,當煮飯成為日常課題時,你我該如何從中獲得更多樂趣?
心法1〉後疫情自煮管理,兼顧美味健康
「我不是在煮飯,就是在準備去煮飯的路上。」經營臉書粉專「營養麵包」的營養師呂孟凡,常被問到,疫情期間怎麼吃,才能更健康?
「優質蛋白質、青菜是必備元素。」呂孟凡強調,蛋白質是人類生長及維持生命的建構材料,更負責調節體液、酸鹼平衡。透過飲食搭配有氧及阻力運動,有助於增肌減脂。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