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防疫,健保署火速推動「COVID-19遠距醫療」,但線上看診,卻得實體繳費、領藥,難道「遠距診療」只做半套?
全國三級警戒已延長至6月28日,由於確診人數、重症死亡人數仍處高原期,全台醫療院所也持續遵行「營運降載」措施,非必要的醫療服務全面暫停,盡可能空出負壓隔離病房、專責病房給新冠確診者使用,減少疫情期間的醫院負擔。
衛福部中央健康保健署表示,5月19日起,所推行的「COVID-19遠距診療」服務,與「全國三級警戒」同步延長,確保民眾在這段期間,也能享有醫療服務。
但,從「實體診療」轉換成「遠距診療」,真有辦法一步到位?
事實上,從5月15日雙北實施三級警戒,到5月17日指揮中心宣布,將由健保署協助推動「遠距診療」、鬆綁相關法規,僅僅相隔48小時。
如此倉促的改革推動,導致許多民眾在使用「遠距診療」服務上仍大嘆不便。
卡關一:繳費、領藥還是得去醫院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