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4/21)出席公開活動,就「數位經濟下,企業的變與不變」發表演講,在一切都不確定的時代,企業又該如何持續找到生存發展空間?
帶領萬人企業乘風破浪,如何動見觀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幽默以對,直言「產業冒險、理財投資、戀愛交友」有賺有賠,充滿意想不到的不確定性,「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他舉例,天才科學家牛頓(Issac Newton)在1720年的英國南海泡沫事件中,先小賺了一筆,但最後賠光10年積蓄。
而1990年代後半期,正值中國擺脫天安門制裁並走向世界,加上歐洲達成區域整合的偉大成就,讓知名學者如奈伊(Joseph Nye),都覺得大國不再會有戰爭,完全沒料到想像如今中美會如此劍拔弩張。
「十倍速時代」更需航海冒險精神
童子賢認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十倍速時代」,而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童子賢首先解釋「Enterprise」(企業)的意思,根據劍橋辭典,這個可以指涉挑戰困難、積極進取的組織,或創新積極進取的人格。
因此,自16世紀以來,就有數百艘船艦被命名為「企業號」,包括參與過中途島海戰的美國航母(CV-6),而「企業號」也能被翻譯成「奮進號」或「勇往號」。
童子賢認為,在變動時代,不變的企業精神,就是將社會託付給你的資金、人才、技術,透過良好管理,不斷探索開創新領域。
更尤其如今處於數位經濟浪潮下,會需要不亞於大航海時代的冒險精神。但新領域也不見得成功,努力跟幸運各占一半,「也要兩個加總,才造就600元股價(指台積電)」他笑道。
而變動時代下,有三點,企業必須在往後競爭中特別留意。
一、附加價值》力抗急遽變動的市場
首先,童子賢點出,台灣資通訊產業布局多年,對搶進電動車市場是非常好的機會。
但在電動車的大航海時代,競爭激烈也是事實:華為、蘋果等科技巨頭都要投入。他指出,目前電動車其中一塊重要市場──充電樁,市場上已展開「殘忍淘汰賽」。
因此,企業必須加強自身的附加價值。
童子賢舉例,被動元件如電阻、電容,從資通訊產業轉往車用,就必須能耐震、耐熱、耐高壓,若可以做到,就凸顯了附加價值。
二、地緣政治》前所未見的地殼碰撞
其次,童子賢指出,地緣政治的顧慮是「我在科技產業過去30年前所未有的!」
他也認為,中美間關稅、科技、外交戰對抗,就如同地震,更重要的是地底下的地殼碰撞。
因此,童子賢指出,企業更需戰戰兢兢關注國際政治,以免被兩頭牛(中、美)角力時撞傷。
三、謎團處處》需跳脫框架、另尋致勝之道
童子賢點出,世界「如露亦如電」即使太陽也有燒盡的一天,而目前提出的原子模型已造就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但仍無法解釋所有現象。
因此,童子賢認為,企業需跳脫既有觀念,在「有可勝之機,無必勝之道」的世界中,摸索出必勝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