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假期將至,你是否開始擔心過年會難以接招親朋好友的話題呢?面對不想回答的問題,又該如何有禮貌地拒絕呢?
而第15集「學回話」,諮商心理師許皓宜、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介紹不想回話的4個秘訣,並提供多種方式,幫助你面對不同場合也可以好好回話。
給不想回話的你4大秘訣
諮商師許皓宜分享如果遇到一些不想回答、不想深聊等問題,並提供多種方式給大家參考。
如果遇到不想或無法回答的問題,採取「不正面回應」。比如說,當你在過年的時候,遇到親戚考試,猜猜我是誰的問題。如果想不起來,就可以果斷地轉移話題,像是「我當然知道你是誰啊,但你也保養得太好了吧!」。
或者在交往時,女生總會問對方「你到底愛不愛我」,愛或不愛的回答都可能讓對方不開心。而你可以採取實際行動「親下去」,就不正面回應,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當你遇到不想深談的人,或是覺得不想再談下去的時候,可以藉勢接電話/尿遁/廚房幫忙等理由。
當你聽見親朋好友一直自賣自誇,說自己的年薪有多少、小孩的表現等炫耀性事蹟,你可以選擇用肯定句代替疑問句回答,當句點王。
回話的藝術
不論是在面對初次見面的人,或是遇到很久不見的親戚或同學,又該如何開啟話題、回話呢?
執行長劉宥彤介紹以下多種方式,幫助你突破接不下話的瓶頸,讓你和任何人都能夠好好說話。
可以採取「換位思考」,不要以自我為中心,避免一直分享自己的事情,可以多聽聽對方的分享。
「換話思考」和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溝通務必淺顯易,並且盡量不要用太多專有名詞,可以採取類比的方式,幫助對方了解比較專業的概念。「重點思考」主要以條列式整理內容,將時間控制在1分鐘內,讓他人聽懂你說什麼,使回話讓人有深刻的印象。
「假設思考」模擬所有對話的可能性,做好預先的準備。像是第一次拜見雙方家長(人生重大事件),可以先思考該情境會發生什麼事情,並先想好應對進退。另外,「階段性思考」則是循序漸進地談話,談話只說需要說的。
最後,許皓宜、劉宥彤建議大家可以常將近期發生的事情,在腦中排序,並盡量控制在1分鐘的內容,不僅可以更有效溝通,更能展現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