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全球經濟轉折期是危機也是轉機 退休規劃也要看好、看對、看準

王思椉
user

王思椉

2020-12-02

瀏覽數 96,050+

2021年大環境的困局有解,只要做對關鍵決定:迎擊風險、認清價值、適切多元、妥當配置,退休規劃難題將能迎認而理。
2021年大環境的困局有解,只要做對關鍵決定:迎擊風險、認清價值、適切多元、妥當配置,退休規劃難題將能迎認而理。

經濟變動讓人不安?市場震盪令人心煩?「時間 永遠是投資的最佳助攻員。」楊淑惠指出,把時間拉 長來看,短暫、劇烈變動往往是長期布局加碼的好機 會,只要能根據人生階段調整資產規劃,財富累積將 不再隨著市場起伏變得難以掌握。

中國信託銀行個人金融副執行長楊淑惠觀察,對短線投資的人來說,看好、看對、看準是贏家準則,但退休規劃靠的是經年累月的執行力,

也有看好、看對、看準三大心法:

1. 看好》看好長投,打造財富加速器:

持續投資跟中斷投資的報酬率大不同,在每次全球經濟的大變動中,要調整的是長投標的是否依舊具備長投條件?有沒有其他長投標的可以趁機納入投資組合?

2. 看對》看對資產組合,滿足多元需求:

存款、保險、基金和股票等都有各自的優勢跟不足之處,針對不同投資標的,退休任務分派做對了嗎?

3. 看準》未來無法預測,看準只能靠規劃:

要從各種變動中抓出「低買高賣」的投資點不容易,但長遠規劃要實現報酬率6%~10% 的目標並不難,重點是做了嗎?

三大盤點 退休財富重分配

未來,近在眼前。趁著2021 年重啟經濟循環,楊淑惠建議,在歲末年初之際,正好可以為個人、家庭財富、投資標的進行年度盤點,財富重分配自己來。

財務體質盤點:整體現金流夠嗎?

面對現階段低利率、低成長、高風險的經濟環境,信用風險將會是最大挑戰,楊淑惠提醒,應盤點個人財務體質,並同步高度檢視手中持有的標的,尤其是自由現金流量和還款能力。

以基金來說,臺灣投資人偏好的高收益債可能面臨較大跌價風險,應避開無/ 低信評或能源業配置比過高者;若是直接投資海外債券,最好是選擇投資等級以上標的,以免企業發生違約風險。

資產關聯盤點:投資標的夠分散嗎?

同質性標的將擴大投資波動度。隨著全球央行採行貨幣寬鬆政策,造成市場熱錢流竄,為了追求較高收益,投資人只好不斷加大風險承受度,但在風險與報酬不對等的情況下,一旦投資標的之間的相關性過高,也恐在市場風險發生時產生齊跌狀況,而未能分散風險。

不管是買菜或投資,「別將雞蛋擺在同一個籃子裡」都是值得遵循的風險管理原則,想要抵抗市場壓力,別忘了確保退休規劃中擁有各類資產,以多元管理風險。

2015 年美國結束QE,並轉為逐步升息時,一度引發股債價格震盪,楊淑惠提醒,2021 下半年也可能面臨同樣的利率風險,屆時長天期債券及利率敏感性資產將最受衝擊,在追求收益的同時,也應適度控制比重。

風險與報酬盤點:標的曝險能夠承受嗎?

做退休規劃不可避免要問,我的投資組合要能夠創造多高的報酬率?以當前低利甚至負利的時代,很多人被迫採取減少退休支出、提前兌現投資部位,或是投入更多高波動標的來因應。

前兩者不是犧牲退休品質,就是中斷退休規劃,都不是好辦法;若要承受較高風險,又該如何平衡報酬率與風險?較簡單的方式是選擇一個市場上的指數做基準,例如,以美國整體債券市場指數的收益率,來評估債券相關標的的投報率,以不同指數為基準,搭建出相應的投資組合。

長期投資是意志力的考驗;但決策往往受到情緒衝動驅使,而非來自縝密過後的思考,選對退休工具,也能讓投資不間斷,退休金多一半。楊淑惠建議,像是ETF 有分散風險優勢、目標日期基金能對時間、報酬一手掌握、ESG 投資聚焦永續性,可以作為篩選投資標的的維度之一,累積財富同時也讓社會更美好。

2021 年大環境的困局有解,只要做對關鍵決定:迎擊風險、認清價值、適切多元、妥當配置,退休規劃難題將能迎認而理。

資產配置》退休需求,一個都不能少。

資產配置》退休需求,一個都不能少。

標的盤點》掌握趨勢,安心不能少。

標的盤點》掌握趨勢,安心不能少。

報酬率透視》標的輪漲,多元配置不能少。

報酬率透視》標的輪漲,多元配置不能少。

樂活享退報

樂活享退報

看更多→邁向第三人生 擁抱樂活享退4大關鍵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