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的2020,新冠疫情凍結了人們的移動、改變了貨幣政策,更為全球經濟帶來許多 結構性轉變。一波接一波的經濟巨浪,打亂不少人的退休規劃。 轉機的2021,民間企業獲利回溫,全球景氣即將重啟循環。如何趁機搭上經濟走揚大 勢,看好、看對、看準,重新布局退休規劃,讓退休金多一半?
危機,也是契機浮現的關鍵時刻。極端的2020 年,一場新冠疫情凍結了人們的移動,改變了貨幣政策,更為全球經濟帶來許多結構性轉變。
股票與黃金同步創下新高;經濟數據與企業獲利大幅衰退;成長型資產價格不斷上揚;而避險型資產除了黃金外,卻普遍呈現疲弱狀態;過往不會同時發生的經濟、金融現象以詭異卻不意外的姿態登上全球舞台。
隨著黑天鵝看似遠離,翅膀揮舞煽動的餘波仍將一圈一圈放大,成為2021 年潛在的風險變數,變數就是機會,2021 年會是蓄勢待發的一年嗎?你的投資組合,又該如何做對關鍵決定?
全球經濟黑天鵝,變身投資白天鵝
「2021 年景氣與政策逐漸回歸常軌,沉寂一年的投資與消費等民間力量的崛起,將帶出投資機會。」中國信託銀行個人金融副執行長楊淑惠觀察,2021 年的好消息是全球景氣可望自谷底翻揚,但仍潛藏二大經濟拉力,一是主要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立場短期不會扭轉,二是美中兩強在競逐全球霸權過程中關係是否漸行漸遠。
未來不論在政治、經濟、產業上,各方角力範圍將持續拉大,三大軸線將重新交織出2021年的全球經濟情勢與投資機會:
軸線一:2021 全球景氣重啟循環
雖然新冠疫情的陰霾尚未遠離,但隨著疫苗研發已有端倪、各國政府對於經濟局勢的因應措施出籠、企業也展開應變策略,全球景氣可望走出谷底、重啟循環,讓市場脫離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圖一)
楊淑惠分析,接下來要觀察的是,實體經濟活動與企業獲利的回升動能將決定復甦力道,由於各個國家與企業的體質差異極大,如同股神巴菲特所說,「當潮水退去之時,才知道誰在裸泳」,全球經濟進入復甦軌道之際,投資的風險水位將可較2020 年提升,唯需留意重啟循環後的債務風險。
軸線二:國際經貿版圖挪移加劇
中美貿易紛爭自2018 年擊出戰鼓,已逐步從貿易戰發展到技術戰與金融戰,也看到中美以外的國家出現各種的貿易或是技術限制,在全球貿易競合發展下,產生國際版圖挪移現象。
受到新冠疫情催化,2020 年各國間對於資源與技術的爭奪更為劇烈,不管是哪一個國家或是單一企業都不敢單邊押寶,「一個世界,兩套系統」成了政策或企業決策的思考重點,不僅需要在美國、中國或其他市場平衡發展,也必須兼顧技術與資源發展,不然可能隨時出現新的貿易限制或是天災,導致整個經濟活動或供應鏈再度受到中斷。
因此,2021 年在整體低利的環境延續,且地緣政治風險有增無減下,較為安全的投資仍聚焦在高評級的主權債、企業債以及黃金等資產類別。
軸線三:民間力量崛起 企業獲利可期
新冠疫情爆發初始,各國央行以最快速度降息、紓困,避免了極可能成為連環爆的經濟與金融危機;相較於2020 年是由政策主導金融市場,2021 年將轉由民間力量接棒,從政策引導轉向到民間力量崛起。
可以看到不少企業在2020 下半年獲利明顯回溫,但最大增速可能也將成為歷史紀錄,反映在2021 年,意味著雖然整體企業獲利修復趨勢仍將延續,惟增速放緩,實際獲利要優於預期的比例將逐步降低。
若再疊加通膨等因素,恐帶動殖利率走揚的環境,這對風險性資產的高本益比形成的壓力恐有增無減,建議投資的節奏,與選擇題材的方式也需要跟著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