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若想建立友誼、培養愛情、維持親密關係,一定要付出許多時間,因為時間是那麼珍貴而有限,分享時間其實就是與別人分享彼此。
奇怪的是,愈親密的人共享的時間愈少;共同從事的活動也愈膚淺。許多人望眼欲穿一個能與親愛的人共享的週末,往往卻在一大堆無謂的瑣碎爭執中,讓時間匆匆流逝。
時間被視為商品
自工業革命以後,時間即被視為一種商品,被賦予一種可以用金錢衡量的價值 時間就是金錢。這種觀念固然有助於提高生產力,卻嚴重威脅了人的親密關係。
今天,時間甚至已逐漸成為地位和特權的表徵。在一個公司裡,通常職位愈高的人可以愈晚來上班;可以在會議開始之後才走進會議室,但不會受到處罰;可以漠視屬下的焦躁枯候,一直打電話打個不停。
贏了時間,輸了感情
最糟糕的是,這種時間觀念的影響不僅限於公司裡,還擴張到私生活中。一般而言,在公同裡愈受倚重、愈有價值的人,對私人的時間也愈斤斤計較。
一位律師說:「我一天工作十六小時,也相對賺進大把鈔票,我的一小時值一百美元,時間對我有重大的意義,我視它為商品,並且用它做交易。」
他說:「我的女朋友在一所專科學校教化學,時間非常充裕,並不在乎收入的高低,我常嫉拓她可以一口氣休息一整個暑假。週末相聚時,我習慣於讓我的時間用得有代價,例如週末下午學西班牙文、週日上午打一場「政治網球」,但她只想無所事事的悠閒度過。」
然而他的女朋友表示:「我們就是因此分手的,他沒有辦法做到公私分明,這種態度阻礙了我們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的確,有些人常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想有效控制時間的企圖。他們吝於付出時間,其實只是為了表示自己的獨立自主,和維繫一份安全感。
「為什麼你總是在我最忙的時候來找我?」
「再過幾分鐘就好了!」
「我不曉得已經遲到了!」
「我現在提不起勁兒來!」
這些說詞背後隱藏的意義是:「我的時間比你的時間珍貴,只有在我高興的時候我才會付出,而不是在你要求的時候。」
擺脫時間的魔咒
那些只願用一點點時間來換取友情和愛情的人,通常都不會有滿意的結果。因為時間不是金錢,時間就是時間。
凱倫是一個擺脫時間魔咒的例子。她住在加州,是一位管理博士,有一份高薪的職業,她的先生只有高中畢業,是一個機械師。她說:「我很不容易才克服我的時間比他的時間值錢的想法。每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刻意慢慢開車,把頭髮放下來,並且脫掉高跟鞋,聽一點鬆弛情緒的音樂,試著把公司裡的一切摒棄在家門之外。」
時間是親密關係的藩籬,但我們應該勇於突圍,真心真意分享共處的一分一秒,說服彼此沒有誰的時間更值錢,只有共享的時光最可貴。若能跨出這一步,親密的人際關係會對我們的人生產生難以想像的推進力量。
(摘譯自Working Woman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