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Kofi Annan)於 2006 年發起《責任投資原則》(The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永續發展便逐漸成為企業趨勢。如今,新冠肺炎的爆發不僅對全球經濟活動帶來巨大衝擊,也促使大眾意識到今後市場環境將出現更多難以預料的變化。當各家企業正在尋求轉型的同時,許多經理人亦開始思索未來永續經營的途徑。對於這道課題,臺北大學商學院已提前布局,為未來蓄積能量。
接軌國際趨勢,倡導企業社會責任
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下,自我精進已成為現代企業主攀登事業巔峰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全球市場的環境下,企業的發展已不能單單著重於獲利。隨著近年人權議題、社會福利與環保意識形態高漲,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開始兼顧ESG議題環境、社會與內部治理,也成為企業長久走下去的關鍵,金管會副主委許永欽表示「ESG將會是企業永續經營的DNA!」
面對全球趨勢的轉變,臺北大學商學院早在十年前便將CSR企業社會責任列入必修課程,校內研究團隊更是長期耕耘、累積專業,與產學雙方合作推出研究報告,在協助學員了解國際當期局勢,提升任職企業於國際市場的評價及競爭力同時,亦為國內投資機構與上市櫃企業建構更有效的ESG溝通橋梁,協助機構法人投資與交易。透過學員培養與企業接軌,有效發揮學術教育機構機能,促進整體社會重視永續發展,形成正向循環。
跨界合作授課,培養實務能力
臺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的教育目標在於滿足在職人士所需的進階知識,因此課程設計格外重視理論、實務應用,且能夠符合時代發展,培養學生能更快回應社會脈動。
「在金融數據相關的課程中,我們與多家知名金融集團合作,透過主管級師資的經驗分享與企業參訪,促使學員將所學知識實際運用於現實案例中。」國際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執行長黃啟瑞指出,為降低學用落差,提升每一位學員的實務能力,臺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於實務學習課程中以「雙師制度」不僅聘用專任技術人員擔任教學,同時安排業界經理人員到校園演講、授課,並提供學員進入大型企業參訪與企業參訪的機會。此外,校方亦規劃定期邀請其他專業領域的菁英來校演講,提供學員認識各項領域的專業人才,在全面了解產業生態環境之餘,拓展個人的人脈。
在講求團隊合作的現代職場趨勢下,臺北大學商學院對於學員互動氛圍的營造更是別出心裁。除了平時多樣化的社團活動與節慶大會,透過新訓時期舉辦的共識營,學員將於兩天一夜的課程中拉近彼此距離,凝聚團隊向心力與共同意識,培養起互利互惠的合作價值與人脈網路,亦於課程設計中加入運動相關課程,協助學員在精進自我的同時做好健康管理,維持攀登事業巔峰所需的體力。
把握契機,實現共榮願景
「自1997年開辦至今,臺北大學一直在時代的潮流中保持國際趨勢的最前線。」商學院院長池祥麟指出,新冠肺炎對於全球金融市場不僅是項危機,同時也是重新調整商業思維的契機。相當重視金融倫理的池院長認為作為一家教育機構,臺北大學所提供的不僅是知識層面的學習,而是擔任起企業與學術界的橋樑,匯集眾人的專長與智慧,一同實現共存共榮的產業願景。
臺北大學商學院更獲得專業雜誌2021年3000大企業經理人EMBA就讀意願調查評比排名TOP 3。商學院設有企業管理學系、統計學系、會計學系及國際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已經培育超過一千多位社會專業菁英,並因應現今市場需求開辦商業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課程、產學合作研習、管理論壇參與等教學方式,期望以多元學習環境滿足每一位學員的需求,進而培養時下產業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