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週越過天險之後,一路衝衝衝,即將挑戰1萬3000點;同時,美股行情也持續創高。然而,美國確診人數愈滾愈大,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疫情國,為何股市卻逆向走揚?
本週「財經M平方」創辦人陳佳茹(Rachel)帶你看懂台、美總經基本面,以及美國疫情二爆後的觀察重點,探討疫情與經濟共存的關鍵指標。
時序進入8月了,美國(科技)、台灣、黃金都成為本波率先創高的商品。行情走到現在是否還有基本面支撐,我們怎麼看這次率先創高的區域?
一、本波上漲確實有基本面支撐,支撐力道來自政府移轉性收入!
很多人會好奇為何GDP衰退,股市卻續強,其實可以從上週最新公布美國與台灣GDP來做分析,驗證許多我們先前看見的一些經濟趨勢。
台灣
本次台灣GDP可以傲視全球來形容,Q1 GDP年增率1.59%,Q2公布的GDP雖小幅衰退至-0.73%,然而細看你會發現,主要下滑的關鍵在外國人來台觀光減少(-99.57%),認列在出口中的服務輸出。
而其他項目如國人國內消費+1.06% 、廠商資本支出+9.56%等均為成長,出口高度集中在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亦分別成長20.32%與12.52%,抵銷傳統產業的衰退。如若細看,會發現本份GDP報告其實非常不錯。
美國
美國公布了歷史少見的GDP,季增年率大幅衰退-32.9%,年增率衰退-9.5%,距離疫情前的高檔減少了將近2兆美元水準。
然而本份GDP報告中,最值得注意的,來自同步公布的個人可支配所得大增1.59兆,同時儲蓄金額增加3兆,該些金額足以補足GDP消失的2兆元。此也驗證先前提及政府快速的移轉性支出,使民眾並非沒有錢消費,而是將錢都存起來等待消費。
而未來正在參、眾兩院討論的新一輪刺激方案預計再貢獻1兆美元的資金,提供美國經濟支持。
二、病毒看來不那麼容易消滅,觀察方向轉向死亡人數!
二次疫情與第一次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觀察方向需要做改變。3月時我們關注的是新增確診,掌握疫情擴散狀況,而現在我們關注的已經轉為新增死亡人數/死亡率,以此確認疫情與經濟能否實現共存。
密切關注幾個疫情二爆的國家,如日本、澳洲、西班牙,均可看出病毒頑強不易消滅,但也同時可以發現該些區域的死亡人數幾乎控制在個位數。
美國方面,目前篩檢人數已達5681萬人,已將近美國總人口17%,以目前每天篩檢80萬人次來看,預計9月底就可以篩檢將近35%、今年底近六成的人口,幾乎可到應檢盡檢。觀察近期幾個重災區加州、德州、佛州確診與住院峰值似乎已過,新增死亡人數尚在控制範圍,死亡率持續滑落則顯示疫情並未失控。
關注圖表:
此外,新增死亡人數(搭配住院人數)、申請失業金人數、儲蓄順利轉移至消費支出是用來確認循環延續的數據。愈靠近年底就愈須留意政策的延續,以及是否有過多補單需求產生的泡沫。
圖/財經M平方提供
本文節錄自財經M平方8月月報。未來行情究竟怎麼走?更多完整內容都收錄在財經M平方網站。
【遠見 X 財經M平方】
教你讀懂國際經濟局勢,更有系統的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 遠見雜誌一年 12 期
✌ 財經 M 平方 MMPRO 會員一年
👌 20 吋實用行李箱一個
📣 8/31 以前限量 500 份,總價值 52 折唯一機會!
📣 點擊看詳情:https://bit.ly/2CnVE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