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美國總統大選不到100日,共和黨以現任總統川普為首爭取連任,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在民主黨總統初選擊敗勁迪桑德斯後,出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若兩方候選人選情差距不大,金融市場高機率等待選後反映,但若兩方差距開始擴大,則金融市場將領先反映贏者政策。
究竟川普與拜登有哪些核心政策?「財經M平方」搶先帶你一探究竟。
近月由於美國疫情、種族議題隱憂再起,拜登在多家民調領先川普的幅度達到兩位數;此外,拜登集結民主黨內部成立聯合專案小組,於7月上旬公布一份長達110頁的政策文件,針對國內六大核心議題做出詳細建議,包括氣候變遷、刑事司法改革、公平經濟、醫療健保、教育、移民等,也成為我們第一時間分析兩方政策的原因。
驢象之爭-美國兩黨制的政治、經濟、價值對立
▌ 政治經濟
觀察拜登和川普競選的經濟政策,其本質上部分反映了民主黨(Democrat)和共和黨(Republican)的政治經濟理念差異。
民主黨自 1930 年代羅斯福新政以來便是凱因斯經濟學派的信徒,信奉大政府經濟,主張課徵重稅、擴大政府支出、實行社會福利照顧(著重醫療/教育)、鼓吹調高基本薪資並支持勞工工會。
而共和黨擁護米爾頓 ‧ 傅利曼與芝加哥經濟學派,支持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體系、縮小政府規模、刪減社會福利支出、解除企業管制、減稅刺激商業投資,又以1980年代的雷根經濟學為典範。
▌ 價值理念
在個人、家庭、社會的價值觀方面,兩者也分別持有開放(Liberal)或保守(Conservative)的對立見解:民主黨較尊重個人權利與自由,追求社會平等並爭取少數/弱勢族群的權益;共和黨則相對保守,注重傳統家庭、倫理道德、信仰的價值觀,反對同性婚姻、墮胎、非法移民等社會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兩黨制貌似將議題焦點簡化為「二元對立」的關係,但黨內的意識形態也像一道漸層變化的政治光譜,候選人的意識形態各有不同。
舉例而言,雖同屬民主黨,希拉蕊和拜登多被視為中間派,桑德斯則自稱是偏向左派的社會主義者(socialist);同樣地,川普在移民、種族議題(如穆斯林禁令或美墨圍牆)傾向民族主義(nationalism)或民粹主義(populism),但他反對小布希政府入侵伊拉克、抨擊自由貿易協定、維持社會安全保險等言論卻也能吸引中間選民的青睞。
▌ 關注議題
根據 2019 年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調查:
.共和黨選民最重視的五大選舉議題是:恐怖主義(83%)、經濟(79%)、社會保障金(68%)、移民(68%)、軍事(65%)。
.民主黨選民最重視的五大選舉議題是:醫療(77%)、教育(76%)、環境(74%)、聯邦醫療保險(73%)與弱勢族群(71%)
川普與拜登政策比較-「美國優先」川普經濟學續航,還是拜登「重建美好」
以下,我們比較兩位候選人的核心政策理念、過去政績,以及競選承諾
▌ 經濟振興

川普與拜登經濟振興政策比較。
▶ 川普
儘管選戰倒數三個月,但是川普尚未拋出連任經濟政策,僅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表示「我們會重建經濟,會把外國搶走的工作機會帶回美國本土,持續簽訂有利的貿易協議」。相較之下,川普與國會更專注於對抗眼前的肺炎疫情,3月上旬以來通過多項緊急法案與財政刺激計畫。
由於《肺炎紓困法案》(CARES Act)提供每週600美元的聯邦失業救濟金補貼即將在7/31到期,共和黨參議院院長於7月底公布最新紓困法案細節。市場預估將會發放新一輪的現金支票、延長「小企業薪資保護計畫」期限、延長聯邦失業救濟金補貼,整體規模約達1兆水準。
除此之外,隨著基礎建設融資法即將在今年9/30到期, 6月傳出川普考慮提出1兆美元(原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道路、橋樑、 5G 建設、鄉村網路),以應對新冠疫情並提振經濟,但並未對資金來源提供細節,僅強調低利環境有助政府挹注。
▶ 拜登
拜登以藍領、中產階級為訴求對象,經常自稱中產喬(Middle-Class Joe),並且多次表態「美國不是建立在華爾街銀行家、 CEO 、避險基金經理人,而是建立在由勞工與工會組成的中產階級」。拜登支持提升基本薪資至15美元、強化工會角色、針對大型科技公司(FB、Google、Amazon)展開反托拉斯調查。
拜登於 7/10 在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發表演講,拋出大型經濟計畫「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正面迎擊川普最擅長的「美國優先」與「讓美國再次偉大」經濟牌。提議投入7000億美元購買美國貨、支持美國就業,承諾政府將動員二次大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採購、研發和投資。
▷ 延伸閱讀:「美國優先」或是「重建美好」?大選倒數百日,川普VS拜登政策全解讀(下)
在最受大家關注的對中政策上,川普拜登雙方有什麼差異?又有哪些核心政策值得大家關注?更多完整內容更多完整內容,歡迎到財經M平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