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國接連在進口鮭魚、白蝦驗出新冠病毒,吃生鮮還安全嗎?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0-07-16

瀏覽數 63,300+

圖/突圍北京豐台區一家超市內的進口海鮮冷凍櫃。中新社
圖/突圍北京豐台區一家超市內的進口海鮮冷凍櫃。中新社

從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鮭魚的砧板,到來自厄瓜多的冷凍南美白蝦外包裝,先後都被檢測出新冠病毒,讓大陸民眾不禁擔心,進口生鮮究竟安不安全?

對此,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研究員楊占秋接受《環球時報》訪問時表示,海鮮外包裝出現汙染,不一定是在產地被汙染的,它在很多環節都可能被汙染,比如運輸途中。而在這種情況下造成的汙染,病毒一般都是死的。

楊占秋強調,「我們平常去超市購買海鮮,我覺得是沒有問題的。」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日前則表示,民眾在選購蔬菜、水果、肉類等生鮮食品時,應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一次性購物袋套在手上進行挑選,不要直接用手碰觸食物;肉類和海鮮等生冷食物要與果蔬、熟食等其他食物分開包裝。

但楊占秋認為,這個季節去超市購物不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尤其是現在氣溫動輒高達30幾度,病毒在這個環境中早就死了,而且戴一次性手套買菜也不方便。

楊占秋說,「我覺得沒必要太過緊張。只要在買菜回來後及時洗手,做熟再吃就行,這個是關鍵。」

北京市疾控中心也建議,民眾上街買菜後回到家一定要先清洗雙手,在冰箱內存放食物時要分類存儲,保證生熟分開,注意固定區域存放或隔層擺放,避免食物間的交叉汙染。存儲放好食材後應再次清潔雙手。

那麼現在能安心吃日本料理嗎?楊占秋認為,在目前國外疫情仍在暴發的情況下,海鮮等食品在運輸過程中都有被病毒汙染的可能性,此時生吃海鮮是有一定風險的。所以對於通過冷鏈運輸進入國內的海鮮產品或其他食品,還是應該熟食,避免生食。

本文轉載自2020.7.16「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