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管理大師韓第:與其賽馬競逐,不如跑馬拉松

閱讀人生管理學,解封疫後心靈

劉宗翰
user

劉宗翰

2020-06-29

瀏覽數 52,850+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0 / 7月號雜誌 誰偷走我的客人

在全台步入防疫新生活之際,英國管理學大師韓第,十多年前的預言成真!疫後的人們,更重視「斜槓職涯」與「第二曲線」的經營。新書《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進一步告訴世人,預做準備,就能坦然面對疫後新世界。

許多名人喜歡用跑馬拉松來引喻人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便說過:「不管人生或事業,都是像跑馬拉松,成功往往是長久的努力,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到。」要奮力前進才有收穫。

無獨有偶的,由天下文化推出的韓第新書《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英國管理大師韓第寫給你的21封信》,其中第八封信〈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便指出,人生宛如一條賽道,而人生的賽道,往往不是出於自願,而是由他人挑選,「賽馬式」的競賽,是不斷與人比較,但唯有名列前茅者才會受重視,其他競賽者都是輸家。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國家經濟完全奠基於賽馬式競爭,就是大家競相爭奪顧客和資源。過程中,輸家陸續垮台,少數勝出者享有戰利品,直到自己也被淘汰出局。

韓第年輕時認為,參與競爭很好玩,不僅可以考驗自己,又能和別人一爭高下。只是,後來發覺,輸太多次,可能會深陷沮喪;太容易贏,比賽又會沉悶無趣。這時我們就該退出和同儕的競爭,轉而和自己競爭,放棄賽馬式競逐,跑一場屬於自己人生的馬拉松。

對上萬名參與馬拉松的跑者而言,馬拉松的價值不在分出勝負,而只是一場震撼人心的盛會,跑者只需要和自己比賽,不用去盤算如何擊敗別人,只要告訴自己,有比上一次進步即可,考驗的是耐力。

更重要的是,馬拉松即使跑不好,還有下一次的競賽可以再重來。人生漫長正如馬拉松,唯有自己才會不斷考驗自己。但只要努力跑到終點,每個人都是最後的贏家。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作者/韓第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6月30日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作者/韓第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6月30日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