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老子談領導:「無為」,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6-23

瀏覽數 126,550+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編按:
無為是對自己的。我們透過《老子》可以了解,無為是不要為爭取自己的名譽、地位、金錢、欲望等去刻意作為,要放下自己的欲望,盡量不要為自己去撈取名利,忘掉形名之分。但是對眾生要怎麼樣?要「有為」。這才是無為的真正涵義。(本文摘自《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一書,以下為摘文。)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以為無為是消極避世,大謬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是帛書乙本裡的說法,這和通行本裡的「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沒有太大的區別,在這裡我們以帛書乙本為主。這句話意思是,聖人處的事、做的事、居的事都是「無為」的,教化百姓不靠言語。

無為是《道德經》的核心,各家有各家的講法,我的講法與大家都不同。很多人說無為是「清虛無為」,盡量什麼事都不做,放下欲望、欲念等等。說「無為而治」,就是盡量不要去干預它,盡量讓它自己去運行;然後才能「無為而無不為」—什麼都能做成。

那無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一再強調《道德經》的核心是仿效天之道去制訂「聖人之道」。你如果忘記了天之道是怎麼做的,聖人之道可能就做不好。凡是你對聖人之道感覺困惑的時候,就看看天之道是怎麼做的,然後就明白聖人之道該怎麼做了。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一直默默地做事,並且一開始就把自己變得無名無形

我們可以先順一下後面的語句。通行本是「萬物作焉而不辭」,意思是,道為萬物去運作,它不推辭。帛書乙本說「萬物作而弗始」,意思是,最開始的道是無名無形的,是為萬物運作的,你找不到它開始的時候。因為它一直在做,而且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把自己變得無名無形,隱身於背後,以「萬物作而弗始」。

「為而弗恃也」意思是,道為萬物去運作,但是不恃以為功。比如,這個世界這麼好,鳥兒在鳴叫,花兒在綻放,樹木繁茂;秋天樹葉凋落,春天又開始發芽……你看萬物生養得這麼好,但是道不說這是自己的功勞,不恃以為功。

什麼是道?不恃以為功,不居功自傲。然後老子說:「成功而弗居也。」通行本是「功成而弗居」,這兩個沒太大的區別。意思是,萬物已經長好了,已經繁茂了,但是道不恃以為功,不居功自傲。

最後老子總結了兩句話:「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意思是,正因為它不居功自傲,而是放低自己,隱形於背後為大家去做事,結果大家反而離不開它。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理順一下就是,天之道一直在做,而且是為這個世界做的,但是你找不到它的起點,因為它無名無形,它「不恃以為功」,隱身於背後,也不居功自傲。所以天之道的特點是對萬物去做,對自己無為。

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忘掉形名之分去「為」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是仿效天之道來推演聖人之道,即領導者的法則。領導者的無為到底是什麼概念,這是我講《道德經》的核心。領導者的無為是什麼都不做嗎?天之道分明為萬物去運作,去推動運行。你說道做沒做?道一直在做,而且是為萬物做。那它對自己怎麼樣呢?對它自己則是無為的,不爭取任何名譽、地位等。

所以無為是對自己的。我們透過這種推演可以了解,無為是不要為爭取自己的名譽、地位、金錢、欲望等去刻意作為,要放下自己的欲望,盡量不要為自己去撈取名利,忘掉形名之分。但是對眾生要怎麼樣?要「有為」。這才是無為的真正涵義。

很多注解《道德經》的人把無為解釋成了什麼都不做,還有的解釋成不妄為。什麼是不妄為?妄的邊界在哪?我們也搞不清楚。所以,我說這都是不完整的。另外,歷朝歷代把無為都給講偏了。

這麼一個可愛的、熱愛老百姓的、積極有作為的人,卻被解釋成了一個消極避世的人,我覺得這對老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天之道只制訂規則,然後萬物按照規則去運作,它不去過分干預,只是按規則去運行。這叫什麼?「不言之教」。老子主張領導者在管理的時候,要盡量跳脫出來,不要受自己意念的驅動,而是制訂規則讓你管理的系統自己運行。

明白這個道理,對你的管理會發揮極大的作用。

《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不刻意去做,反而過得更好、更強大的亂世生存指南》一書,羅大倫著,高寶出版。

《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不刻意去做,反而過得更好、更強大的亂世生存指南》一書,羅大倫著,高寶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