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家庭內部的權力霸凌、道德霸凌全都起因於嫉妒發作。當太太意識到眼前的狀況是一種「嫉妒發作」,當下就能扭轉立場,而丈夫也開始能坦白說出自己的脆弱。此時太太該做的只是加以傾聽,夫妻之間的感情與羈絆自然能加深到另一種層次。(本文摘自《不在乎的勇氣》一書,以下為摘文。)
嘮叨碎念的丈夫
我想有非常多女性朋友對丈夫的指手畫腳如「家裡怎麼沒打掃乾淨?」或「為什麼浪費冰箱裡的食材?」感到相當厭惡吧。
「我買菜時還不是都先仔細考量你的健康才買」、「我都以你為優先,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沒買!」越想越氣,覺得老公為什麼都不懂我!然後脫口而出:「你自己還不是買一大堆書都沒有讀!」或「拜託你幫家裡做件事你卻一件也辦不到!」
太太說這些話徒增了先生的憤怒,最後自己也覺得有夠煩。
碎念當真,夫妻關係就壞了
丈夫的碎念要是一讓妳有「好累」或「好煩」的感覺,就要懷疑「老公可能在嫉妒!」
這當中或許有女性朋友會覺得「不是啊,我有什麼地方能讓老公嫉妒我?」但這其實就跟「鄰家月更圓」的道理一樣,丈夫看到太太「不必在公司被不愉快的人際關係束縛」或「可以自由運用時間」或甚至「有人養」,這些都會引發先生嫉妒發作、瞬間出現毀滅性人格進而產生破壞太太自由的言行舉止。
因此當太太被念時有「很煩」的感覺,還把丈夫講的話當真,就算真的去打掃或想辦法把冰箱清乾淨都無濟於事。既然丈夫是因為嫉妒發作才出現的毀滅性人格,就代表太太再怎麼改進,都只會換來更多像是「妳都亂花錢!」「做飯也用心一點啊!」之類的碎念。
所以我才說沒必要把「老公的碎念」當真。嫉妒發作時產生「少來戳我痛處!」的言行舉止,是因為毀滅性人格出現的關係。嫉妒一旦發作不小心就會說出破壞兩人關係的話,變得連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
一旦把丈夫的碎念當真,就會接收到丈夫嫉妒發作的電流把自己也變成毀滅性人格,然後自動說出讓丈夫受傷的話。嫉妒發作會讓夫妻互相傷害,也讓彼此間的親密關係逐漸崩壞。
丈夫終於能坦承自己的脆弱
所以當丈夫開始碎念時,太太只是意識到「啊,老公在嫉妒我!」便馬上就能把丈夫碎念的內容拋諸腦後。看到丈夫的行為就在心裡告訴自己:「原來嫉妒發作就會戳人痛處啊!」便不會把聽到的話放在心上。
正因為丈夫真正憤怒的原因根本不在碎念的內容裡,所以才會有「憑什麼就妳一個人過得這麼爽!」的幼稚想法。當然我們都知道丈夫或許不是真的認為:「只有妳過得這麼爽憑什麼?」只是丈夫已經在公司累積了太多壓力,在整個人快崩壞的那一刻看到太太,才產生「別人都過得比我爽」的錯覺,無法克制下導致嫉妒發作。
這時候一定要小心的主張:「我也是很辛苦的好嗎!」這種試圖制止對方嫉妒發作的行為。
原因在於,越把自己擺在「弱者」的位置上,告訴對方「我也很辛苦!」只會讓對方嫉妒發作得更猛烈。「你懂我有多累嗎?」這種莫名奇妙的主張只會把狀況推進到更糟糕的狀態。所以說只要不把自己擺在「弱者」的位置上,嫉妒要發作也就難了。
現代日本相較於過去固然已經改變了不少,然而不可諱言日本男性心中依舊抱持「男尊女卑」的觀念,會把「女性」與「弱者」畫上等號正是源自於此價值觀。
如果再加上「我在外面工作賺錢就是強者」的概念,又更容易誘發嫉妒發作。
但如果太太在碰到丈夫嘴巴開始碎念時,就用一種「哎呀,嫉妒又發作了啊!」的憐憫心態來看待,此時立場對調的太太搖身一變成了「強者」,嫉妒在強者面前無用武之地,隨即減弱了丈夫的嫉妒發作。
丈夫大腦內那些幾乎引起嫉妒發作的壓力如「焦慮」或「公司累積的怨氣」等等都帶電。要不是這些壓力電流,嫉妒也不會發作。
把丈夫的嫉妒發作視為一種訊號:「老公一定是在公司累積了不少壓力,好不容易回到家真是辛苦了!」當太太心中升起一股憐憫之情,夫妻之間的強弱態勢瞬間逆轉,丈夫的大腦便能冷靜下來對太太打開心房,傾訴自己在公司所面臨的壓力。
換句話說,家庭內部的權力霸凌、道德霸凌全都起因於嫉妒發作。當太太意識到眼前的狀況是一種「嫉妒發作」,當下就能扭轉立場,而丈夫也開始能坦白說出自己的脆弱。此時太太該做的只是加以傾聽,夫妻之間的感情與羈絆自然能加深到另一種層次。
「把丈夫的碎念當作耳邊風」可說是十分重要的夫妻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