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愛情是一種本能,戒不掉,只能引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4-30

瀏覽數 37,250+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unsplash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摘自《刻意失戀》一書,以下為摘文。)

為愛所苦的我們,都是性情中人,都有一顆柔軟與敏感的心。

愛產生的正、負能量,需要引導,才能漸漸釋懷、漸漸感受心的溫暖。

如果說,失戀的刻意練習是一家才藝補習班,那我不要學這項才藝總可以吧!不會彈琴、不會打球,對人生沒有影響,我又不想當個選手。

的確,有些人的人生,是不需要愛情的。但你既然翻開了這本書,我想,這個人就不是你。愛情的議題之所以流傳這麼久,是因為那是多數人的剛需,而且這個剛需是沒有替代品的。

我們的生活需要各種愛,親情、友情、愛情,是最基本的三大元素。沒有這些雖然不會死,但是生活品質會大大的下降。

我們的生活需要各種愛:親情、友情、愛情。(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我們的生活需要各種愛:親情、友情、愛情。(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到處亂竄的負向情緒

當我處在失去愛情的痛苦中時,我一度責備自己為何如此軟弱,為了愛情要死不活的,沒有愛情,應該也可以活得好吧?的確,有人不需要愛情,但那是他們天生、自然的選擇。而我呢?那比較像是我在愛情裡失敗後,不敢正視自己的失敗,跟自己說的一些氣話。

那時候的我,為了避免經歷痛苦,而把這樣的想法假裝成是事實。或許裝著裝著,也就真的認為這是事實了。但是骨子裡,我依然需要愛情,我依然為了愛情所苦。

舉個例子,如果有個國中生告訴家長,他不想上學了,因為有些人學歷不高,也很成功啊!你會怎麼想?你會覺得這個學生很有理想、很早立定了志向,還是覺得他想逃避些什麼?

我猜,認為他想逃避的人居多。

的確,真的有人只有國小學歷、甚至沒有學歷,而達到成功。但那是你嗎?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或者,只是你懦弱的自我安慰?你真的確信自己沒有學歷也一樣成功?你真的確信自己沒有愛情也能活得好?

這些話是禁不住細細推敲的。甚至也不用推敲,因為在說這些話的同時,我們要表達的是感受,不是事實。

不想上學的國中生,是否在學業上遇到了困難,認為自己無法克服?或者在人際上遇到挫折,不想面對?

嘴上說不需要愛的我們,是否在愛情裡遍體鱗傷,覺得好累、過不下去?

物理學有「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是不會消失的,只會在不同的形式間做轉換。愛情也一樣,我們以為能壓抑住對於愛的需求、對於痛苦的感知,但這些負向能量一直都在,因為被壓抑了,它們只能到處亂竄,有時就會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爆發。有人以事業的成就來填補愛情的挫折、有人以酒精來麻痺失戀的感受、有人變得容易因為小事而生氣、有人把對愛的感受封存起來,以為不打開心房就不會受傷,誰知不打開心房反而會讓自己悶死。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整理你的心房

與其讓生活中充滿未知的爆點,倒不如好好引導自己因為愛情受的傷。為愛所苦的我們,都是性情中人,都有一顆柔軟與敏感的心。我們需要的,是讓心愈來愈強壯,但不是用銅牆鐵壁把心包起來,包到無法感知外界關於愛的一切。

住在與世隔絕的城堡裡,真的會比較開心嗎?當我們說出「不期不待、不受傷害」,我們的心,不是冷冰冰的嗎?

關於愛情所產生的正、負能量,需要引導它們各自到該去的地方,才能漸漸釋懷、漸漸感受到心的溫暖。如果什麼都不看,把情緒像包垃圾那樣統統包起來,塞在一個角落裡,以為自己沒事了,這些能量還是會在看不到的地方繼續流動,以我們不知道的方式,不斷影響著我們。

心就像一棟房子,裡面住著所有我們愛過的人。當有一個人住進來,大肆破壞後就拍拍屁股離開,只留下滿屋子雜亂不堪,這時候,你有責任將房子復原,不然,怎麼再住人呢?就算有人住進來,也住得不舒適。就算你不想再讓人住進來,你可以忍受自己的房子就一輩子這樣嗎?

將房子復原,不可能完全回到原本的狀態,但我們可以裝潢、可以改建、可以強化,因為這是自己的心房。別人可以破壞,但是摧毀不了這棟房子。而我們有義務在流淚之後,或一邊流淚、一邊慢慢收拾斷垣殘壁,慢慢妝點這棟房子。

直到有一天,我們的心房再次變得溫暖,能重新開放,迎接下一個願意入住的房客。

《刻意失戀:好好失戀,才能好好愛: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深刻剖析如何從失戀中療癒、成長》一書,李介文著,天下文化出版。

《刻意失戀:好好失戀,才能好好愛: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深刻剖析如何從失戀中療癒、成長》一書,李介文著,天下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