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怡如 攝影/日日寫真工作室 責任編輯/吳丹華
聽黃越綏說話,很像閱讀一本經典小說,字字珠璣,金句連發,讓人忍不住每一句都想畫上記號,反覆賞讀。
說到婚姻,她鼓勵走過風雨的熟齡夫妻,要更懂得感恩。一起走過那麼長的時間不容易,找新伴還要適應比想像中困難。老伴再怎麼有些不順眼的地方,至少自己都有個底了。正所謂:「新同志不如老敵人」。
談到人生觀,她快語分享自己有「三氣」:「喜歡、在意的人我才跟你生氣;普通人、初見面的是客氣,討厭的、看不起你的就當空氣。」
若說世間有女俠,當女俠經歷歲月歷練,成了江湖中受人尊敬的大前輩,應該就是黃越綏的模樣—爽朗率性,又不失幽默,「別人問我會不會憂鬱,怎麼會呢?我都是讓人家憂鬱的人。」說完自己哈哈大笑。面對人生難題,她總能轉念將辛酸化為樂趣,正能量爆表。若問年過50如何「自得其樂」,黃越綏像是活生生的範本,身體力行實現這4個字。
70世代沒得選,是宿命;50世代有選擇權,那就去做啊!
今年(2018年)邁入71歲的她,也投注心力關注熟齡議題,最近開了新節目《前進高齡》,談熟齡長照問題。這天下了節目才剛坐定,她就分析起關於享樂的世代差異。在她的年代,結婚、生子是必然,養家責任重,50歲大多還在打拚,談不上享樂,尤其女性更是壓抑,快樂大多來自迎合成長環境—當父母的乖女兒、先生的好太太、子女的好媽媽、婆婆的好媳婦,周遭人的要求,變成女性要全力以赴達到的社會標準。
黃越綏比劃了身體,「順從、壓抑、犧牲、奉獻……,這些字都是我們那代刺青刺整排。」那不就跟岳飛一樣?「不只背,連手腳都有!」
但在兩性平權、社會更加開放自由的現在,50後的享樂人生開始成為可能,「以前沒得選擇,就只有是非題。這一代有選擇權的時候,是非題就模糊了。」也因此她認為,現在50歲的人,其實比60、70歲那代,更有條件去爭取自己的快樂。
男人真命苦、女人難自在?環境無法改變,就改變心境
人過中年,想要自得其樂,最容易受到什麼阻攔?
從事諮商工作30年,黃越綏看過各種疑難雜症,包含男女的中年問題。男性真命苦,家庭外是職場的轉型瓶頸,家庭內面臨孩子長大、妻子注意力放在小孩身上的失落感,「現在很多太太對兒子比對先生好,罵先生比罵兒子兇;男人好像沒路用,傳統印象中父親的威嚴幾乎沒有了。」
至於熟齡女性也難自在,一方面擔心經濟獨立挑戰,一方面又要在意兒女教育,還要應付周遭婆媳人際關係,如果夫妻激情不在,更容易出現各自的外遇問題。
人生下半場,面對的挑戰內外夾攻,如何在看似困難重重的生活裡,找到自己專屬的快樂?
其實,黃越綏自己也曾在50歲前後面臨重大轉變。她出生台南政治家庭,父親是民意代表,幼年家境富裕,小時家裡有長工、傭人,每天坐三輪車去上學。28歲嫁給華僑富商丈夫,隨夫移居菲律賓,當起貴夫人,整天周旋於高官顯達中。在協助丈夫事業之餘,也在菲律賓大學進修取得公共行政管理碩士,又赴美至哈佛大學修習心理諮商課程。
上流社會的生活過到40歲,卻遭變故。丈夫遭綁架亡歿,她帶著3個孩子回到台灣娘家,轉眼成了單親媽媽。她開始當講師、從事諮商工作,一肩挑起撫養3個小孩的重擔。50歲時,台灣民主風起雲湧,她開始投入社運、民運和婦運,化身政治戰將。她一直熱心公益,也在此時成立「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和幫助未婚媽媽的「麻二甲之家」,至今已協助超過10萬戶單親家庭,她笑稱自己兒孫滿堂,有200多位小孩叫她「先生嬤」。
走過人生突變,她認為生命沒有劇本,因此從不預先規劃,但卻有一個人生哲學,「大環境不能改變,但小環境可以創造。」她口中的「小環境」,指的就是當下心情,隨時讓自己保持自在心境,即使現況不如人意,也能創造專屬於己的樂趣。
正能量要靠自己創造,看電視讓想像力狂奔
像她長期失眠,「人家叫我數羊,我鼠牛虎兔十二生肖全都數過了,連獅子、大象也都數進去,開了好幾座動物園都沒用。」
一開始她也擔心身體會出問題,但後來頓悟想開,失眠就失眠,有什麼好怕的!她又講了一句讓大家幽默大笑的話:「很少聽說因為失眠死掉的,那就跟它共存吧!反正人生早晚要長眠,之後都要永久睡眠了,現在能夠失眠是種福氣!」
別人說她胖,她也不在意。她認真分析,假設發生意外送到急診室不能進食,只有燃燒脂肪才可以維持生命,「知道可以多活一個星期,我就開心起來了!」
「我常說正向能量不是口號,是你要自己創造。」這種快樂來自生活點滴,跟好友相聚很開心、吃到好吃的食物也很開心,試著做件讓自己身心舒暢的事。
黃越綏自己的快樂祕訣出乎想像的簡單,就是在家看電視,她認為影像是讓想像力奔馳的靈感來源,「我是電視蟲,6歲就在電影院看電影看到睡著,還被叫起來。」3個小孩長住海外,她一人獨居在台,只要在家電視就開一整天,只有寫稿、讀書時才會關掉,她什麼都看,百無禁忌,唯一不看鬼片。
閒暇之餘也玩手遊,說起這個,她馬上低聲抱怨,「小遊戲也會玩到你很累耶!我40歲的女兒分數已經打到20幾萬,我7萬都跳不過,吼。」最後刪掉App,承認失敗。
幽默猶如心靈太極,他人惡意統統彈回去
黃越綏一路走來,始終保持這份自在率性,關鍵來自「幽默」,這一部分是天生,一部分來自家庭影響。她回憶,有次母親因瑣事數落父親,沒想到爸爸始終坐在搖椅上看報紙不動聲色,後來終於放下報紙去廚房倒水喝,媽媽見狀便說:「被人念的人聽到口渴,念人的不知道會不會口渴?」
父親退休後,兩老過著簡單的悠閒生活,弟弟黃越宏見狀,在家裡黑板寫了3個字,虧老爸得了「自閉症」,沒想到爸爸看到非但不生氣,反而大筆一揮改了半個字,用「自鬧症」回敬兒子,「果真薑還是老的辣!」黃越綏笑著說。
也是這股幽默,讓她總能創造自己的小環境,同時有著無畏別人目光的自信,「這個自信不是人家灌給你的,別人怎麼看我沒差,我怎麼看自己更重要。」童話裡皇后每天問魔鏡誰是世上最美的女人,她的版本是:「你如果不說我美,我就把你打破,看還有沒有魔鏡。」
她認為年過50,當生活模式、關係都已成固定,更是重新發現全新樂趣的好時機,「生活模式是一個形式,心境則是態度。」她認為,當你已能全盤掌握生活,在時間、金錢、健康、心情允許的情況下,去尋自己的夢,可能是幼年來不及實現的夢,可能是現在發現的夢,也可能是未來打算要去做的夢。
就像她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一個作家。在丈夫出事後,為了賺錢,她接了一間公司的上市人事規劃案,自掏腰包標會請了2個研究生幫忙,沒想到在上市前一個禮拜工廠失火,她不但沒有領到收入,還要付會錢。
「我真是悶到死,我跟老天說,『是祢不讓我養這3個小孩,我就跟祢抗爭,什麼事都不做。』」她每天窩在家裡看豬哥亮餐廳秀,整整頹廢了一個禮拜,直到家裡電話響起,竟是皇冠出版社來電,說要出版她寫的《婚姻靠經營》,從此開啟她著作等身的作家人生,但在這之前,她投稿給10家出版社全都石沉大海,「要尋夢就要努力,努力不一定如你預期,但如果不努力,就完全沒有結果。」
生死不由人,但生命價值可自己決定
其實她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也曾年少憂鬱。母親跟外婆處不好,常有家庭紛爭,父親政壇失意、生意失敗,導致家裡破產,黃越綏從小就要背負家計,供6個弟妹讀書,最高紀錄同時兼5份差,累到回家狂掉眼淚。婚後又經歷丈夫意外,獨自撫養3個小孩。但她一生責任感重,總咬牙扛起一切,是這份自覺讓她撐過苦澀歲月。
「生活都是磨難,你告訴我生活有多悠閒基本上都是騙人的。生活的悠閒是你一路爭取到最後的成果,所以磨難有什麼了不起,就磨難呀!」責任扛久了蛻變為智慧,讓她灑脫看待人生風雨,看到比自己不幸的人,就覺得實屬幸運;看到比自己更幸福的人,只會羨慕和欣賞,而不生嫉妒之心,因為嫉妒是生恨跟生怨的開始。
「生死是由上天決定,由不得人,但在生死之間的生命是由你來決定,要重視生命的價值、重視自己存在的必要性、發現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身上。」這是她給還在卡關中的人的建言。
雖然黃越綏從不規畫人生,但近來倒是對自己的喪禮有了新的想法。「我本來想說死了以後要低調,但我最近看到黑道好囂張,出山(殯)竟來了上千人。我一生民運、婦運、社運都沒有缺席,不來辦一個更大的怎麼可以,所以我改變心意,要擴大舉行,辦在國父紀念館,你們都要來參加!」連自己喪禮都能說得如此津津有味,幽默灑脫的黃式風格,果真夠味。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想知道更多熟齡新思維、新活動?
➡加入50+LINE https://pse.is/K3FBX
➡加入50+FB https://pse.is/MUCBY 每日資訊不漏接!
(原文刊載於《50+》;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