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數位科技很環保?研究發現:資料中心碳排量相當於航空業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0-03-15

瀏覽數 68,700+

圖/僅為情境配圖。賴永祥攝
圖/僅為情境配圖。賴永祥攝

數位科技減少印刷需求,減少出門購物造成的碳足跡等,帶來更多環境效益,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如亞馬遜(Amazon)業務反而增加碳排放,被自己員工控訴,逼得亞馬遜執行長Jeff Bezos承諾自掏腰包來應對氣候變化,不只亞馬遜,隨著越來越多的數位科技湧現,數位生態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會增加。

數位科技運作背後造成的汙染非常可觀,隨著愈來愈多汙染數字揭露,去年亞馬遜承諾到2030年使用的能源將100%來自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日前Jeff Bezos承諾提供100億美元支持相關研究。愈來愈多科技巨頭不得不承諾,這與科技改善人類生活的理想似乎背道而馳。

儲存、移動、處理和分析數據都需要能源。The Conversation報導,最汙染的是資料中心。據英國公開大學教授John Naughton表示,資料中心約占數位生態系統消耗所有能源50%,個人設備使用占34%,負責製造這些設備的產業占16%。去年4月,世界各地的資料中心用電量占世界2%以上,產生的碳排放量與全球航空業相同。

亞馬遜的業務增加碳排放量,執行長貝佐斯因此承諾投入資金對抗氣候變遷。達志影像

亞馬遜的業務增加碳排放量,執行長貝佐斯因此承諾投入資金對抗氣候變遷。達志影像

光是大型資料中心的處理器消耗的能源與1000兆瓦以上的大型發電廠提供電力一樣多,且資料中心還要額外能源防止伺服器和周圍建築物過熱。

AI的碳足跡更大,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訓練一台大型AI機器產生的碳,平均是一個人終其一生駕駛汽車製造的排放量五倍。而且,這個模型僅與訓練大型AI機器有關,這些機器還有多種其他消耗能源的方式。

比特幣採礦也會消耗大量能源,並在全球不斷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數據,比特幣開採消耗的能源比包括奧地利和哥倫比亞等國家還多。

比特幣開採消耗的能源甚至超越某些國家。shutterstock

比特幣開採消耗的能源甚至超越某些國家。shutterstock

即使這些科技大亨承諾對抗氣候變遷,但要讓數位生活更具可持續性,責任不應該完全由個人承擔,各國政府應提供監管環境,要求數位企業使用能源的方式提供更高透明度,以及公開改善做法的可持續性。生產數位設備的公司也要擺脫淘汰計畫,如三星和蘋果等指標企業承諾製造更持久耐用的手機。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數位生態系統是人類、數位基礎架構和設備相互互動的結果,仰賴大規模能源消耗,數位生態系統在本質並沒有環境可持續性。我們需要承認,技術不僅是環境解決方案的來源,且還具有潛在的負面環境影響,唯有如此,人類才能開始有效過渡到更可持續的未來。

本文轉載自2020.2.20「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