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中正大學通訊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 鄭伯炤、通訊工程系教授兼電信中心主任 張盛富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什麼樣人格特質的人適合讀通訊工程?
鄭伯炤、張盛富答(以下簡稱答):念通訊的學生要像通訊技術一樣,邏輯清楚、喜歡分享,包括資源、知識等,才能提升學習與精準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好奇心也很重要,大約每十年,行動通訊技術便演進出新一代的標準,好奇心可激發通訊系學生不斷探索的熱情,驅動學習新事物、動手實做及不怕接受挑戰的動力。
5G應用廣泛,通訊人才大利多
問:通訊工程系畢業後出路與待遇如何?5G上路,對該系畢業生有何影響?
答:通訊是系出「電機」的大領域,出路與待遇跟電機領域差不多。大學畢業月薪約在4萬上下,碩士畢業起薪5萬以上,加上分紅,年薪直逼百萬。依照行政院推估台灣於2030年資通訊人才的缺口高達8萬3000人,現在正逢通訊科技人才需求炙熱,畢業後便能躋身科技新貴行列。
5G商轉將為這個行業帶來另一波產業革命,除了5G電信產品(如智慧手機、基地台)及電信垂直服務,更藉由其高傳輸、低延遲、大連結的特性,將應用層面擴及各行各業,創造出來的工作機會對通訊系畢業生是一大利多。
問:通訊工程系學生的核心能力是?
答:就通訊系統這個子領域來說,歷史上多位對通訊有卓著貢獻的大師都具有深厚的數學背景。就通訊網路領域來說,程式設計能力是必備的專業能力;此外,外語能力(尤其是英文)也相當重要。通訊是一種溝通的技術,需要雙方(人或機器)講相同的語言、遵循相同的標準,而這些標準文件多以英文撰寫,工程師需要正確解讀文件方能勝任工作。
問:未來許多工作可能會被AI取代,工學院學生是受惠者還是受害者?怎麼搭上這波熱潮?
答:從事「工人智慧」工作的人,有可能被AI取代,但工學院學生是創造AI的人,人的行為會依環境不同而改變。有了AI思惟,就能在自己的領域中,隨時把「AI in design」放在心中,讓產品或服務在設計階段便導入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