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當我們想拒絕對方,卻又不知如何開口時…試試「沉默」吧

無聲勝有聲的「拒絕」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1-13

瀏覽數 27,100+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ixabay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有位學者從事教育評論工作,所以經常參加一些家長會之類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大家會請他做演講。但在演講過後,他常常會感到很尷尬:「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習慣性的說:『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但是結果讓我感到很難受,因為最常見的狀況就是冷場。

基本上很少有人提問,全場鴉雀無聲,都盯著臺上的我。這讓站在臺上的我,頓時有種不知如何自處的感覺。」

學者遭遇了很多類似的「冷場」情況,經過觀察之後,學者發現一個事實:聽眾的沉默,讓演講者不知所措,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學者感到有些奇怪,因為在剛剛開始講話的時候,演講的人開玩笑,大家就會笑,甚至有很多人都會熱心做筆記,這說明大家都在認真聽他的演講。然而到了演講結束之後,居然連一個提問的人也沒有,難道沒有問題?這怎麼可能呢?

這種尷尬的沉默現象,經常讓學者黯然神傷,也許是因為他太過敏感、太在意自己表現得好與壞了。大家聽了自己的講座,竟然沒有問題,這似乎說明自己的演講沒有引發聽眾的思考,同時也說明聽眾對演講沒有興趣。他覺得自己實際上就是被人忽視了。

聽眾的沉默,讓演講者不知所措,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聽眾的沉默,讓演講者不知所措,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很多演講的人都會有類似的經驗,就算是在以活躍的學生或企業人士為對象的演講會上,也有同樣的情況。

在此,我們不討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只討論沉默給人的感受。就像那名遭遇「冷遇」(按:冷淡的待遇)的學者,沉默讓他感受到自己被忽視、被拒絕。對此,我們能夠想像,被沉默對待時的感受絕對不會美妙。但是如果我們明白沉默對於拒絕的意義,也許心情頓時會好很多,特別是對正不知道如何拒絕的人來說,會發現沉默的拒絕效用,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事實上,沉默也許是有效的拒絕方式之一。

不知道怎麼說,那就不要說

生活中很多人不知如何表達拒絕,心裡不斷的練習拒絕的言辭,可是一面對對方又下不了決心,總是會覺得尷尬和慚愧,因此話到嘴邊就是說不出來。這個時候,你可以乾脆不說,以沉默來應答。學會沉默,能夠幫助你拒絕很多事情。當我們遇到一些不願被牽扯進去的麻煩時,利用沉默來表達拒絕,會更加自然。

比如,有人送請帖來,請你去參加一個聚會。如果你不想去,可以不給予對方任何回覆,這樣,一般人都會明白你的意思。這種沉默的方法既能達到拒絕對方的目的,又能避免直接拒絕帶來的尷尬。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沉默以對,沉默拒絕的方法也有一個適用性的問題,這種方法更加適合運用於那種特別容易陷入爭論的事情上。

我們知道,「不」是一個令人失望和沮喪的字眼,因為對被拒絕的人來說,這個字意味著完成某件事情的希望又少了幾分。如果對方極度渴望實現自己的目標,那麼他必定會想盡辦法來說服你不要拒絕。

遠見陪你智慧行,閱讀有禮送好箱

就算你明確告訴他拒絕的理由,並且給他指明其他出路,他依然會不依不饒、糾纏不休,這樣一來,你們之間勢必會展開一場激烈的爭論。即使透過爭論,最終得到的共識依然是拒絕,但你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如果你稍微心軟一點,面對對方咄咄逼人的攻勢,很有可能會掉入不得不接受的陷阱!

比如,當一個銀行業務員向你推銷信用卡時,你拒絕對方說:「對不起,我已經辦了好幾張信用卡了,所以不需要。」

那麼,對方很可能抓住你回答中的弱點進行反擊:「是嗎?那您每天帶著好幾張信用卡出門,一定覺得很不方便吧!」

「還好吧!」你的回答通常會是這樣的,而這就進一步給了對方可乘之機:「只要您辦理我們銀行新推出的信用卡,就可以一張卡走遍天下,您在全球八百多個城市,都可以隨時享受我們優質的服務。因為這個月是推廣月,所以現在辦有禮品贈送,並且可以享受免年費的優惠……」。

怎麼辦?原本是想拒絕對方,卻因為表達不到位而使對方有機可乘了。甚至,自己拒絕的理由反而成了對方進一步推銷產品的理由。無論結局如何,被對方打擾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了。

因此,如果你覺得有求於你的人是個辯論高手,或者自己不夠狠心,很可能被對方的凌厲攻勢駁倒,那麼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沉默。因為沒有了回應,再伶牙俐齒的人也無法抓住語言中的弱點來順勢進攻。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即便對方舌燦蓮花,把產品吹得天花亂墜,只要我們保持沉默、不予理會,不用幾分鐘,對方就會自知沒趣,摸摸鼻子走掉!

因為他們得不到預期的回應,氣勢和信心就會隨之減弱,直至最後澈底放棄。在溝通中,你的沉默和無言將不斷的消磨對方的熱情,讓他失去繼續說下去的信心。

當我們想要表達自己的拒絕而又不知道如何做時,不妨用沉默來代替語言,這樣往往能收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但是,沉默並不是萬靈丹,當別人對我們提出某些不合理的要求時,如果我們還沉默以對,就會助長對方的氣勢。

比如,有人侵犯我們的正當權益,我們當然不能沉默以對,因為沉默在這時候屬於一種無效拒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強烈的表達不滿,並且採取自我保護的手段,進行堅決的抵抗。

當我們想拒絕對方,卻又不知如何開口時…試試「沉默」吧_img_1

當我們想拒絕對方,卻又不知如何開口時…試試「沉默」吧_img_1

本文節錄自:《99%的人輸在不懂拒絕》一書,李勁著,大是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