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農村活化與地方再生,農委會連續多年選拔農村人才,2019年評選出30位得獎者,前往日本九州福岡參訪交流,希望帶回地方創生經驗。
為了解決農村人口流失、缺乏就業機會等問題,多年來農委會致力於農村活化與地方再生。
2010年農委會通過《農村再生條例》,由水保局領軍,致力於改善農村環境、培力農村人才。到了2012年,水保局首度舉辦「農村社區建設個人及團體績優表揚計畫」,選拔優質的農村再生計畫及對農村有卓越貢獻者,當年共選出30位得獎者。
2015年,水保局將計畫更名為「農村領航」,並舉辦第一屆「農村領航獎」,2019年再辦第二屆。歷經嚴格的評選、決選,2019年選拔出30位農村英雄,獲得前往日本農村觀摩的機會。
2019年11月中旬,水土保持局組長蔡金龍、農委會執行祕書蔡巧蓮,帶領農村英雄赴日本考察已有多年地方創生經驗的九州福岡地區。
得獎者來自全台各地,年齡涵蓋老中青。他們考察了福岡市、博多、佐賀、八女、日田等地,與博多飲食文化館、八女茶園、豆田町老街等公私立單位交流。
分為四大面向 小組交流
為了讓出國考察更有意義,農委會將30位得獎者分為「合作模式探討」「創新農業技術管理」「傳統農業知識」及「地方創生模式」四組,各組針對其面向深入探討,返台提交成果報告,分享心得。
例如創新農業技術管理組的提報人是來自台中、全團年紀最輕的徐振捷。今年只有25歲的他認為,台灣在農業技術上不輸日本,但對品牌力卻缺乏觀念。他觀察,日本的農產品直賣所通常都有明確目標客群,公私協力經營,兼具地方教育等特色。
同為創新農業組的苗栗縣義和社區創辦人黃文詣,則深深佩服日本農民能有效控管品質,賣出好價錢;並讓農村美學深入家庭,讓農村變得很美。
30位台灣農村領航獎得主最大的收獲,還包括和來自各路志同道合的英雄齊聚一堂,彼此結為好友,回台灣後還能繼切磋,堪為最難能可貴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