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方創生是從何開始的呢?
早在平成大合併(1999年至2010年)之前,不少鄉村的地方政府,在面對未來人口外流危機時已經有所行動,但大多數為地方政府主導,中央政府並未插手。
直至2013年,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氏所發表的增田報告中提到「地方消滅論」後,「人口減少」與「人口過度集中」問題引起廣大迴響,日本內閣也於2015年首次頒布地方創生法,由中央政府以「自立性」、「將來性」、「地域性」、「直接性」及「結果重視性」五大原則,制定「社區‧人・‧工作創生綜合戰略」,各地政府再依循此戰略設定方針,透過各種政策帶起地方創生的風潮,短短4年間,地方創生一詞在日本社會中已不陌生。
從下到上 重視地方特色與主權
地方創生此一政策看似相當成功,但事實上並非所有地區皆能從地方創生中找到屬於自己村莊的解藥。關於這點,京都大學農學研究科秋津元輝教授也曾在《農業與經濟》雜誌中提及。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