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余明勳:台東的慢不是慢,是蘊釀深度、落實生活感

午宴〉台東縣政府國際發展及計畫處長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9-10-30

瀏覽數 54,400+

圖/台東縣政府國際發展及計畫處長余明勳。
圖/台東縣政府國際發展及計畫處長余明勳。

「台東的慢不是慢,而是一種深度的蘊釀!」台東向來被視為台灣後山,然而近幾年隨著熱氣球嘉年華的引擎啟動,已有截然不同的質變與量變。2019年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午宴,由台東縣政府國際發展及計畫處長余明勳,以「在台東,找回自己的慢生活」為題,分享經驗。

余明勳指出,台東縣3535平方公里,占了全台1/10的土地,人口22萬卻僅占全台1/100。台東的特色是,族群文化多元,有七個原住民族群,占人口35%;農特產品豐富多樣,人民友善熱情,還有綿延176公里的海岸線,全台最早的日出、最乾淨的空氣……。

熱氣球嘉年華 創造22億觀光產值

台東也運用自然優勢發展特色活動,例如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舉辦多年,以今年6月到8月45天活動來說,共吸引99萬人次,創造22億元的觀光效益產值。

再如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今年11月23日至12月7日在東河金樽舉辦,還有台東最美星空音樂會,今年6到8月舉辨,七個場次共有兩萬人參與。

正因這些豐富的活動,Booking.com評比台灣五大觀星勝地,台東成功鎮及太麻里鄉雙雙入選。Lonely Planet 2016亞洲十大景點,台東更是名列前茅。

台東具備無可取代的特色:自然、多元、友善、慢。舉例來說,在池上秋收稻穗音樂節,可以看到滿座的現場空拍,沒有一根電線杆,金黃色的稻浪,美麗動人,是天、地、人的天然劇場!

當歌手齊豫一出場,唱著由三毛填詞的「夢田」,「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一顆啊一顆種子,是我心裡的一畝田……」這首歌完整道出現場天人合一,土地與人合一的想望。

池上成功的模式,一開始是一種自然生活型態,透過台灣好基金會的營造,引動更多在地鄉親的參與認同,讓節慶變成台東慢生活的一部分。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慢食節 呈現多元族群飲食面貌

除了這一個已成經典的活動外,慢食節也引起相當共鳴。透過節慶品牌的經營,慢食節更形塑台東生活文化,已成為台東人的日常文化。

從2011年的時令餐桌開始,至今也走了八個年頭。剛開始,僅是銜接養生休閒產業的計畫,到了2019年,則擴大成「慢食台東」的專業服務委託。透過盤點產業現況、集結慢食店家能量、從餐桌走進產地。

從時令餐桌節到慢食節,店家逐步擴大,落實環保理念,至今台東已輔導100家業者,其中有32家取得產地餐桌認證、19家通過慢食評鑑,穩定就業有300人,促進民間投資2175萬元。

事實上,慢食在1986年由義大利發起,有三大中心思想:Good(美好)、Clean(環保)、Fair(公平),而台東一一體現這三項精神。台東慢食節強調「吃在地、食當季」,以風土食材為切入點,呈現多元族群的飲食面貌。

自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台東共辦理六場慢食節,輔導100個店家、協助青年婦女創業12人、促進青年返鄉15人、穩定就業者250人,促進投資4400萬元,創造營業額8224萬元。

最後會場播放的影片中,台東縣長饒慶鈴特別向所有來賓致意,她熱情邀約大家來台東。余明勳更有感而發地歸結:「留不住的是時間,但是你可以來台東放慢腳步留住自己!」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