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邀請中國大陸的零點有數董事長暨飛馬旅聯合創始人袁岳以「全球新生代消費大潮中的DTC機會」為題發表演講,袁岳指出,企業應重視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對消費者)的營銷商機,其中兩岸也有許多合作機會。
同時擁有學者、企業家、作家身分的袁岳,談起他近日向大陸當局高層發表一份報告,其中就強調中型企業的重要性。他的研究發現,大陸中型企業對中國經濟貢獻約占53%,卻僅分得不到一成的政策支援。相比於大型企業僅貢獻17%,卻獲得了七成以上的補助。
袁岳認為,小企業容易悲觀,大企業很容易僵化,而一個市場有沒有發展機會,端看中型企業的可能性和空間,其中DTC就是中型企業的發展的關鍵。
三個重大改變 打造全新商業模式
袁岳指出,近年DTC的發展已開創全新商業模式,其中有三個重大改變:
首先,DTC強調服務,比起大數據、人工智能或是材料科技,許多DTC企業的產品對一般民眾的影響更大。例如寶鹼(P&G)就針對牙膏產業,推出了五、六個品牌搶市。此外,也會搭配非常短的商品週期(通常是一個月,甚至更短),不斷推陳出新,確保服務可以持續滿足消費者。
第二,注重質感。袁岳指出,DTC高度依賴新技術,尤其是材料技術,更展現出「交互設計的概念」,產品不再由設計師主導,而是加入消費者意見。
DTC產品設計採用的消費者意見,也從「多數意見」改變為「鐵粉意見」。袁岳認為,鐵粉才有戰鬥力,會為品牌辯護、發聲。而鐵粉與設計師的交互設計,才是在市場成功的關鍵。
三、跟渠道魅力結合。例如小米有自己的社群「小米之家」,形成緊密的消費者社群,更把符合小米原則的產品都整合進來。
袁岳指出,由於週期短,供應鏈的效率需要快速提高,需要數據間高度整合、互動。
袁岳表示,由於DTC的潛力,這個項目已受到飛馬旅的關注,將是未來市場上的投資重點。
不過,儘管大陸擁有積累多年的DTC實戰經驗,但因缺乏DTC產品的交互設計師,希望能跟台灣合作。在這個領域上,兩岸有很多合作空間、很大商機,他很期待未來雙方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