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生活實驗所打開圍牆 在屋頂上也能獨賞星空

住宅類首獎〉實踐「自己的房子自己改」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9-11-04

瀏覽數 66,300+

生活實驗所打開圍牆 在屋頂上也能獨賞星空
 

本文出自 2019 / 11月號雜誌 雙面台灣

過去大家印象裡的老屋活化案例,不是做成文青風的老派咖啡廳,就是必須發揚公益價值的古蹟展覽館。但你是否想過,假使把老屋改造成自己要住的家,那會發生什麼事呢?今年奪得住宅類首獎的「生活實驗所」(JCA Living Lab),給了一個新想像。

來到鄰近大安森林公園的溫州街,由於臨近台大、師大等國立院校,這裡過去聚集了許多教職員和公務家庭,生活實驗所就位於這片靜謐的巷弄內。

進門前,你會先被「半開式」的圍牆吸引。以往把房舍完全包圍的水泥牆,變成可調整的格柵板,如此打開住家圍牆的作法,相當挑戰台灣人的既有認知。

進門後,左側厚實、高逾兩公尺的白色磨石子牆,猶如一把巨尺,一來劃分出室內的私密空間和公共領域,也重新界定了兩種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

含庭院總面積約67坪的生活實驗所,前身是台灣大學的教職員宿舍,包含了近百年的日式木造老房,以及民國時期增建的水泥外廳。在屋裡來回穿梭,可發現日治和民國時期留下的時代印記,煞是有趣。

生活實驗所打開圍牆 在屋頂上也能獨賞星空_img_1圖/「生活實驗所」不僅重新界定了公、私領域空間,更企圖探索住家與街區間的微妙關係。

頹圮老房舍 改成一家人生活天地

三個孩子的媽、也是屋主的「柏成設計」合伙創辦人王菱檥解釋,他們在房裡加了很多開口,儘量以透明材質(如玻璃)當隔間,讓不同空間彼此連結。比方大人在廚房烹飪時,可以看到孩子在庭院玩耍,坐在交誼廳聊天,可以跟外面烤肉的親友搭話,連坐在浴缸梳洗時,也能欣賞窗外夜色,更加放鬆。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圖片提供:柏成設計圖/柏成設計。

目前左半部的日式老屋,是住宅空間,右半邊的水泥房舍,做為廚房和交誼廳,常有朋友來此聚會,未來也打算開放外界使用。

入住後,王菱檥直說,「最滿意的就是這道牆!」他們大膽在室內放了一座厚實的牆,不僅串連許多零碎空間,「回」字形的生活動線,更讓三位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天氣好時,爬個梯子還能上屋頂,享受都會家庭難得的星空和視野。

圖片提供:柏成設計圖/柏成設計。

生活實驗所還有個特色,就是由屋主親自操刀,實踐「自己的房子自己改」的理念。

自小移居紐澳的柏成設計創辦人邱柏文,曾在國外求學、工作多年,回台後和太太王菱檥一起發展事業,同時養育三個孩子。儘管有多年旅外背景,但王菱檥很喜歡溫州街一帶,常拜託朋友查探有無要轉手的老房子,甚至有意自購畸零地自建住宅。最後才向台大標下這個老屋。這棟老屋由於屋況欠佳、巷道狹窄、不適合當店面,曾流標過三次。目前兩人跟台大校方簽了六年,可延長五年的合約。

圖片提供:柏成設計圖/柏成設計。

平時幫人設計住宅的建築師,操刀自己的房子不見得比較快。王菱檥苦笑,生活實驗所前後花了快一年才完工,連房子入口也改過。她多次強調,這棟老屋還「未完成」,「既然叫生活實驗所,我們就想展現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她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