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何有人會對餐廳或居酒屋的店員大小聲,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在背後會不會朝你的料理吐口水或混入髒東西。所以我每次看到對店員講話高高在上的人,都會覺得為什麼可以這麼跩,有夠神奇。
吃完再耍大牌還能理解,菜都還沒上就讓店員感到不愉快,實在是無法想像。
不僅限於店家,比方說在公司,有些人覺得謙虛會被看不起,但我反而認為,被看不起、瞧不起比較有利。大家會覺得你很好相處,能獲得各種邀約;讓別人認為自己沒有威脅性,才容易得到機會。
工作評價也是如此,當一個能力看起來兩分的人做出八分的成果,等於加了六分;一個看起來能力有五分的人,同樣做出八分的成果,只加三分。讓人覺得「沒想到這麼厲害」、刮目相看的,應該是前者吧。
除此之外,放低姿態也不會莫名其妙被當成對手、遭到忌妒;當別人對自己期望低的時候,也比較不會感受到奇怪的壓力,能抱持輕鬆的心情工作。
雖然一旦被看不起,別人會很容易不尊重自己,或是容易受人擺布,但當有人要你去處理麻煩事的時候,只要狠狠拒絕,莫名其妙的事情就不太會找上門了。
「那個人的地位雖然在我之下,但還是不要隨便亂來比較好。」讓自己處於這樣的位置剛剛好。
所以,雖然我表現得謙遜有禮,但一定會散發「不好惹」的氣息。
比方說,談到別人的痛處或他人口誤時,絕對不要不留情面地攻擊。在對方隱約察覺到時適可而止,不要窮追猛打。
如此一來,對方就會提高警戒,知道自己太超過的話會遭到反擊。
當場不留情面地指出對方的錯誤,會讓人沒面子。重要的是,讓對方知道「我知道問題在哪,但我故意不說破」。
舉個簡單的例子,會談結束之後,可以發個郵件給對方:「雖然那時沒說出口,但我認為那件事情應該是……」私下知會即可。
本文節錄自:《罵不還口,你傻呀?》一書,西村博之著,謝敏怡譯,方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