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厚實基礎論述、思辨力 看似冷門也能大放異采

學群導覽:文史哲學群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9-09-27

瀏覽數 49,600+

東吳大學中文系近年在傳統課程外,還開設多項實用課程,把文史接軌實用。
東吳大學中文系近年在傳統課程外,還開設多項實用課程,把文史接軌實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20研究所指南

天才作家林奕含的告別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描繪權力不對等的愛與性,揭露誘姦、性侵等敏感議題;同年熱播的中國大陸電視劇《軍師聯盟》,以司馬懿為視角,重新省視漢室正統的三國史觀;台灣首部和HBO合製的戲劇《通靈少女》,將本土宮廟信仰文化及生死觀帶向國際。

文學不僅天馬行空,更多是根基於現實,以詩、散文、小說、劇本等不同形式,穿越時空的藩籬,影響現代人的所思所想。

傳承文明 文學是人文核心

「文學是人文學科中最核心的一塊,」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須文蔚直言,文學始於對語言的理解,以文字傳承古今文明、社會文化、價值觀及思考哲學。「如果沒有文學,人類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走得更遠,看見世界?」他問。

文史研究所的核心訓練是大量閱讀;從泱泱五千年的中華典籍,到草根在地的台灣文學;從兩岸三地的華文創作,到遍布世界的華文翻譯作品。還有文化研究、社會科學、人類學等跨領域學科知識,扎實的閱讀基本功,累積日後創作的能量。

至於媒體常見「文科生難找工作、薪情低」的評語,須文蔚認為,文學創作需以豐厚的文史知識、田野調查為基礎,過程中訓練的邏輯思考、文字論述能力,在各行各業都很重要。

你的思考方式跟價值觀是怎麼來的?基於自己的獨立思考?還是受到某些社會框架影響?

東吳大學前校長端木愷曾言:「如果沒有哲學系,就不足以稱上一所完整的大學。」哲學是所有學科之母,因其持續不懈的思辨精神,是當今社會欠缺的基本能力。

哲學所談論的問題包羅萬象:上自宇宙星辰源起,下到今天午飯吃什麼。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志輝表示,哲學教人思考人生,探求事物真理;透過批判思考、反省及論述,梳理出事物的脈絡及本質,久而久之成為一種慣性思考模式。

「有如柏拉圖《對話錄》書中重現,課堂中以不斷對話探討為主,」他強調,哲學沒有標準答案,只是提供思考分析的方式之一。

國內大學的哲學研究可分為兩派:一是學術研究導向,如清大、中正大學,專研傳統哲學,包含邏輯分析與英美哲學,歐陸當代存在主義、哲學史,以及中國儒道思想、宋明理學。

其次是後來時興的「應用哲學」,以東吳哲學所為例,從文化、政治、社會心理等層面,以時事進行哲學探討,扣合現代人關注的議題。

現代人習慣上Google搜尋解決問題的答案;然而,假訊息鋪天蓋地,如何辨別正確、根基於事實的資訊?考驗個人的「資訊素養」,包含多方驗證來源、組織編輯訊息的內容、識別錯誤資訊。這是圖書資訊學的專業領域。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圖資大數據 資訊管理當道

在文史哲學群中,圖書資訊學是一門與眾不同的學科。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所長林奇秀表示,早期因保管中文書目被歸為文學院,但圖資所學包含社會科學、管理學,研究方法其實與社會科學的訓練一致。

林奇秀比喻,圖資是採集資料、分類、編目、整理乃至於陳列、販售(面向讀者)的一系列學問,「就好像電子商務的上架流程,只是我們管理的媒材是書籍。」他形容,企業有客服,圖書館也有讀者服務。學生能針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組織、分類,以提升被使用者搜尋到的機率。

圖資學可說是最早的大數據,範疇從有形的書籍擴及無形的數據資料。

談圖書館藏,不能不談電子書;教授書目查詢,更要提到網路資料檢索。隨著開放資料(Open Data)、開放政府(Open Government)的概念普及化,圖資也涉及將政府公開資訊整理、分類,供民間加值使用。

換言之,只要牽涉到某種資源被整理、開發、蒐集,建立容易被查詢或提供服務的媒介,就需要圖資人才。

•  適合就讀對象:喜歡思考、具有邏輯與思辨能力、大學科系背景不設限

•  可能就業產業:新聞媒體、社群小編、中小學教師、文化創意產業、政府公職等

•  主要職位:學術研究人員、中學教師、華語文教師、新聞媒體人員、文字工作者、資料庫檢索、編輯人員等

【2020研究所指南】帶您找方向!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