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來聽長濱街說故事吧!

在台東看見台灣地方創生希望

劉維公
user

劉維公

2019-08-29

瀏覽數 38,650+

來聽長濱街說故事吧!
 

本文出自 2019 / 9月號雜誌 創二代的新傳家學

長濱街位於台東縣長濱鄉,是從花蓮豐濱鄉沿台11線(花東海岸公路)開下來會經過的一條馬路。兩邊的出口很特別,都是連接台11線。長濱街不長,總長度約在1100公尺左右,路面也不是很寬敞,一旦路邊有停車,就會阻礙雙向的通車。就街道尺度而言,長濱街是一條尋常的鄉鎮道路。

長濱鄉目前人口總數為7182人(2018年底)。《遠見雜誌》第392期地方創生專題報導內容,曾列出台灣到2050年面臨消失危機的地方鄉鎮名單,長濱鄉排名第九名,其人口負成長率高達45.1%。

當許多地方鄉鎮正在苦思如何解決地方瀕臨消失的迫切危機,長濱街目前的發展現象值得外界認真觀察與期待。現今在這條街上,出現不少令人眼睛一亮的個性店家,包括不怕你錯過沒有店招的無菜單創意料理餐廳(長濱100號)、讓人可以追尋人生目標的獨立書店(書粥)、倡議互助互惠理念的誠實商店(小屋子)等。

這些店家的經營者多半是移居長濱的外地人。日前,我跟我的團隊在長濱街進行田野研究,就遇到一位在書粥書店店前、擺攤賣手沖咖啡的年輕人。他與他的女友去年10月在長濱鄉租到房子,決定要留在這裡打拚。在此之前,他們長期都在台北發展。

照理說,一個人口正在減少的鄉鎮,應該會讓外地人裹足卻步。然而,為何長濱街及長濱鄉仍然能夠吸引新移民前來開墾?這些新移民對自己的人生有許多期許,但理想歸理想,究竟是什麼具體發展條件,讓新移民能解決現實生活收入的難題?

以生活街道為基底,營造故事群聚效應

地方所擁有的產業資源,當然是新移民可以善加運用的發展條件,也是公部門政策的推動重點。不過,在長濱街上,我看到一個往往會被人們忽略的重要發展因子,那就是充滿活力的生活街道。

長濱街蘊藏珍貴的內容資產。它一方面擁有獨特的在地生活型態,例如每個禮拜二坐望海岸山脈山景的夜市小吃、早上6點到8點講究人情味的小農市集等;另一方面,還有精采的在地生活人物,例如投身傳統獅頭製作40多年的傳奇人物、想念部落生活方式返鄉開店的年輕阿美姑娘(烤茶地)等。

生活街道是一條會說在地故事的道路。它群聚許多故事,成為消費者與遊客前來拜訪的聖地。生活街道兼具創造地方價值與商業活動的功能。故事的群聚效應,提供新移民(也包括返鄉青年)創業發展的機會。

長濱街,可以說是台灣地方創生推動模式的一種原型:以地方生活街道為基底,營造故事的群聚效應。以生活街道為推動重點,是公部門政策應該積極投入的工作項目。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延伸閱讀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數位專題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近年「海線五雄」沙鹿、龍井、梧棲、清水和大肚迅速崛起,能源、高科技、金融業紛紛進駐,龐大投資額正湧向海線城市,市府的「富市臺中」計畫,大力招商,讓海線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產業新廊帶。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