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勇敢認識失智症,化衝突為祝福!

失智不失志,艱難裡憶同結伴的力量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9-01-25

瀏覽數 23,350+

(圖說:富邦人壽與台灣最大熟齡媒體50+社群媒體共同舉辦「關懷新手失智家庭分享會」,憶同結伴找到力量。)
(圖說:富邦人壽與台灣最大熟齡媒體50+社群媒體共同舉辦「關懷新手失智家庭分享會」,憶同結伴找到力量。)

失智症的發生,有如敲下患者的記憶空白鍵,在留不住記憶的旅程中,依舊能留住了最珍貴的愛!面對失智症,更可以是人生轉折點,再一次譜出新人生的愛樂曲——有失智患者,用愛沖出一杯杯暖入人心的咖啡香,也有失智家庭,用愛溫暖了家人間的親密關係。

富邦人壽長期關注失智議題,不但在全台打造400多個服務據點成為友善好鄰居、培訓3萬多名夥伴成為守護天使、關懷在地社區失智家庭,並與台灣最大熟齡媒體50 +社群媒體共同舉辦「關懷新手失智家庭分享會」,期望透過有經驗的照護者與醫師專業分享,提供新手失智家庭正確的醫療認識與支持能量,並在彼此分享的故事中,憶同結伴找到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勇敢認識失智症,化衝突為祝福!_img_1(圖說:失智症照護者分享自身經驗,分享彼此的故事。)

家庭網絡溫柔互諒 寬心面對「返老還童」

曾經身為失智症照護者的作家王志鈞,一改大家對於失智症的冷酷認知,將失智稱為「返老還童」。王志鈞回想當時失智的父親快樂地跟著母親上園藝課、勞作課,他終於認清了一個事實:「失智症當事人是快樂的,難過的都是身邊的照顧者,既然如此,如果照顧者一直很痛苦地面對這件事,那麼不是自己為難自己嗎?」因此他建議失智照護者將自己的老父、老母或老伴當作7歲的小孩、從心態調整起,才能幫助自己走得下去,過得更好。

有多年失智症家庭臨床照顧經驗的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科主任徐文俊也表示,失智症照護者要認知自己從被父母照顧的角色,變成照顧者的角色,如此一來方能正視自己對於失智者的期待與責任。徐文俊醫師並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照護者的心情調適:「若你能彈性地接納失智者的現況、減少堅持自我想法、不強制改變失智者行為時,便有機會在照顧過程中,體會到全新的快樂、重新認識眼前這位親人。」

勇敢認識失智症,化衝突為祝福!_img_2(圖說:林口長庚失智症科徐文俊主任提供新手失智家庭正確的醫療觀念。) 

然而失智症平均病程約為8至10年,這段照護歷程猶如一場耐力戰,如何在戰場上再次找到對愛的認知與體現,徐文俊醫師進一步分享包含「戰止於愛」的失智五大戰略「資訊戰、網路戰、持久戰及以和為戰」,其中新手失智家庭首要關鍵則是培養正確的醫療資訊,建立起醫療、社區、家庭與支持團體四大資源網絡,建立照護者與患者間的和平共處模式,重新檢視互動關係,拉近彼此距離。

年輕型失智症 淡化「失敗」多肯定自已

每周六早晨在台北鬧區的「Young咖啡坊」裡,常可見到綽號「班長」的邱孟暉先生,用他靦腆、溫暖的笑容,耐心招呼每一桌客人!其實邱孟暉正是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於正值52歲的壯年時期確診為失智。從這時開始,他與太太莊素梅女士便攜手走在婚姻誓言中:「無論疾病或貧窮,我要永遠愛你」的見證旅程。

回想這段時間,邱太太分享先生在面對自我行為失常時,沮喪的心情其實不亞於自己。因此她也勉勵失智症家庭成員,在陪伴中要盡量淡化「失敗」的氛圍、提升患者的自我肯定,給予失智症患者尊嚴。現在邱孟暉夫婦常常說「我愛你」彼此感恩,而這份愛的通關密語,就是解開失智症難題的妙方。

善用環境資源 延緩失智尋求外援

事實上,失智症雖為不可逆的疾病,但仍可透過簡易的照護活動延緩及控制失智症,「關懷新手失智家庭分享會」現場也傳授了居家照護小撇步,包括手腳併用的保健操、手作園藝療癒體驗,讓患者藉由運動進行保健,暖身又暖心。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與秘書長湯麗玉也給予失智症患者食衣住行的照護建議。例如採取地中海飲食,多吃蔬果、五穀雜糧、少吃紅肉、不用花大錢去購買坊間的健康食品等等。兩人進一步提到,失智家庭的第一個障礙是理解失智症患者,再來是不懂如何使用醫療資源與社會資源。因此他們建議照顧者一定要熟記「0800-474580失智症協會諮詢專線」,積極向外尋求協助。

分享會主辦單位,富邦人壽公關廣宣部陳姿瑛部長表示,關懷「新手」失智家庭,是富邦人壽推動失智關懷的新起點,期待讓更多剛進入漫長失智照護旅程的朋友們,透過正確醫療認識與正向力量,建立有溫度的照護關係。富邦人壽也將持續投入高齡失智關懷行列,有效並即時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一場舉辦在咖啡廳裡裡的「關懷新手失智家庭分享會」,現場充滿音樂、點心、咖啡香,更有著滿滿的愛。富邦人壽與50 +希望讓失智家庭與照護者獲得更多鼓勵與出口,幫助他們大步向前、憶起結伴,共同淬鍊出珍貴的愛。

給新手失智家庭愛的小叮嚀: ● 家人不見得能將患者照顧得多完美,而是去作好的陪伴者。● 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給自己一點小確幸、找尋信仰支柱。
● 家庭成員避免彼此責怪,多給予主要照護者同理心與鼓勵。● 善用醫療資源      - 0800-474-580 失智時,我幫您!(失智症協會諮詢專線)     - 02-25971700老人福利聯盟失智走失協尋手鍊申請專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