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4歲背債200萬,他如何打造台灣頂尖影音公司?

1990後的漂流青年,「一件襯衫」訴說百位職人故事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12-28

瀏覽數 33,450+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編按:

本文摘錄自《漂流青年:1990後出生的我們╳一件襯衫》一書,作者黃山料是新媒體平台「一件襯衫」創辦人。一件襯衫至今累積了20萬粉絲,一則故事500萬觀看人次,觸及人數高達2000萬亞洲華語人口,與大陸知名影音媒體一条齊名,被媒體譽為「台灣一条」。

而台灣頂尖的影音媒體公司背後,竟是一位20多歲,1990後的年輕人,背著200萬負債,逃離自己「爛透了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一句「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你」,瞬間爆紅,號召1990後的青年們,活出自己的人生。

以下為摘文:

「世界上光說不練的人太多了,舌粲蓮花的人、有野心的人、想成功的人、想賺錢的人滿街都是。」投資人抱怨著,這些聰明絕頂的年輕人巧言令色,讓人又愛又恨,最終,他們理出一項共識:「年輕人頭腦好,有想法,但執行力差。」

每天簡報兩次,開公司的朋友、有資源的朋友,全被我找了一遍。

我四處牽線,四處遊說,對著至少一百個人,說了一百次同樣的話。

每天重複著被反駁、被拒絕的日子,被拒絕了十次、二十次、五十次、一百次。幾位心地善良的朋友,雖然他們認可了,也是一句「好,我精神上支持你」,或是看在我的熱情,救濟了三萬元的「救助金」。

又奔波了一整天,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八點,我騎著車,南京東路塞滿人,下班的人潮從大樓湧出,聚集在車陣中。綠燈了,摩托車齊步催下油門。

「創業,何必這樣委屈? 我寧願你拒絕我,也不要你施捨我。」

秉持一身傲骨,二十多歲的年輕氣盛,我一路吹著風,不時碎念著。

市場上的新創團隊越來越多,每隔幾日就有人提案,對於年輕人五花八門的創業,他們習以為常了。共享摩托車、線上穿搭顧問、小模經紀人APP、線上外送服務、各式共享空間,腳踏車、衣服、汽車、房子,連辦公室的座位都能「共享」,都能變成創業項目。一個個獵奇的創意,新鮮有趣,從未耳聞。

投資人經常每個項目投一點, 十個創業項目, 只要成功一個就行,賭著下一間PChome、下一個阿里巴巴、下一個Gogoro、下一個Uber、AirBnB、滴滴打車……賭著下一個翻轉世界、衝擊市場的科技

公司誕生。幾十萬元、幾百萬元,他們紛紛拿到了創投天使輪資金。

這些日子,我絞盡腦汁,就是無法從千奇百怪的創業項目裡脫穎而出。我不是絕頂聰明的人,只是一個有理想,願意去一步步實踐的人。

回撥了電話,我還是拿了對方捐來的錢。三萬元,或許只是他的一頓餐費,卻能讓剛起步的我們,多活半個月。這通電話,是我向現實的妥協。我接受這項施捨,「暫時」告別了那個「充滿傲氣、滿是理想抱負」的自己。

實踐理想的過程,經常焦慮著「我好像離初衷越來越遠」,實際生活和自己的夢想天差地別,但我知道,這些都只是過程。所謂「夢想」啊,是給活下去的人擁有的,是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有資格享受的。

出社會,掙扎了幾年,我學會和現實妥協。

「每項工作,盡力就好,先求有,才有機會做到更好。」從零到一的過程中,大多數人沒有想像力,也害怕風險。許多人看不到成為「一」的可能性,但只要每次都拚盡全力,相信自己、負責到底,慢慢成形後,從「一」到「一百」的過程中,別人就會慢慢看上你,加入你。

「我很好,只是還沒被看到。」心裡默默告訴自己,不要被挫折打敗了。

器材、腳本、鏡位、風格、流程、說辭、文案,全都準備好了。籌備了半年,我們終於踏了下一步─出外景,開始拍攝「一件襯衫」。

二○一七年,六月,頂著艷陽,淋了午後雷陣雨,我們沒經費搭計程車,騎著兩輛摩托車,腳踏板載滿器材,塞在三十四度高溫的台北忠孝東路車陣中。這個夏天,開始了我的「導演人生」。

夢想的開始,總是辛苦狼狽的。

全部從頭開始學起,學廣告、學文案、學社群經營、學視覺行銷、學媒體公關。在資金充裕的公司裡,每一項職務都是一種專業。但新創團隊,沒有資源,很多時候一個人得當三個人用,「創辦人」得盡可能學會每一件事情,在任何人離開時,能暫時頂替上陣。我是助理、是編輯、是導演,也負責公關、業務提案和行銷企劃。

所有別無選擇、被迫承受、當下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都是一種累積,累積自己的能力,朝下一個人生階段邁進。

風吹日曬,這個夏天,我黑得像海邊的救生員。

脫皮完畢,經歷兩個月的「攝影助理兼導演」,直到秋天。

二○一七年,九月五日,星期二,一個剛入秋的艷陽天,幾個大男生,窩在客廳裡,蓬頭垢面,累垮的臉。我們熱切盯著電腦:「終於有個樣子了!」我深呼吸,而他們不約而同,一聲長嘆。

鎖定在中午吃飯、上班族休息時,打算每周說一個能溫暖你的故事。「科技公司主管辭職,放棄百萬年薪當刺青師」、「台北藝術家房東,只收有夢想的房客」、「失戀的人必去,勵志酒吧」、「村姑花了十五年,成為台灣知名造型師」、「公務員離職,轉行當藝術家」。

九月十二日,我們播出了第二集,說了一位剛出道刺青師的故事。

各個播出平台加起來,三天內累計一百五十萬觀看人次。這天晚上,電話響了。

「謝謝你們,這幾天一直有人預約刺青。」刺青師開心地說。

後來,更陸續收到其他職人們的訊息:

「經營這個藝術空間三年了,其實這幾個月差一點就放棄了,一直冷冷清清的,努力推了三年,都沒有你們推廣一次來得熱鬧,真心謝謝你們,讓我有了再堅持看看的動力。」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你們真的很棒,做事嚴謹、規劃周到、效率高,最後看到專訪成品,我對一件襯衫團隊感到無比佩服。」

「謝謝一件襯衫團隊,我的故事在別人眼裡不值得一提,謝謝你們看見我,溫柔地推了我一把,未來的音樂路,我會繼續加油的。」

觀眾也留下了評論:

「 每次看到這些熱血的人, 總能喚起自己內心深處對夢想的衝動。」∼夏子晴

「謝謝一件襯衫,讓我更堅定地走下去。」∼李歆詠

「喜歡這樣純粹的感動,Thanks a lot !」∼Chaoying Wu

「內容非常寫實,表達出我們世代的想法!」∼Ivan Lin

「在人生中總是會有很多迷惘、挫敗,這裡給了許多正能量,努力找回當初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陳威廉

「本來頹廢喪志的我,看到這些動人心弦的故事,重新燃起戰鬥的火花!」∼周柏維

「一件襯衫,聽這名字就感覺有股太陽曬過的味道,而他們的作品也讓人有相同感覺!」∼Eric Li

「這裡的短片,像是世俗生活中的一片淨土,生活中的後花園,讓人在這裡輕輕的深呼吸了一下。」∼Yeung Tsz Wing Nick

「竟然有這樣的一個好地方,流著熱血與共鳴已經不容易,難得的是很有人性! 在人情味漸漸消失的這世代中,這裡可算是桃源仙境了!」∼Jimy Chan Chan

「 謝謝你, 也謝謝你的團隊, 給予了一九九○ 的年輕人一道門。」∼李柏逸

「珍視社會上各行各業的職人,透過他們攝影、話稿、音樂的切入角度融合,純淨的表現方式,質感上的處理又很迷人。八年級生,不容小覷啊!」∼羅婌綾

「每次我對自己迷惘和沮喪時,不知道為何他們的影片總是跑出來! 很推薦他們的影片,一定有其中一篇是能感動你、鼓勵你的。」∼杜淨婷

三年來,一試再試之後,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故事行銷」模式。一間刺青店、一個藝術家、一份創業理念、一位次文化的倡導者,或許都不是主流大眾有興趣的內容,但「一件襯衫」的眼光,總能讓他們被看見。

有了「使命感」之後,才真正愛上了「我的工作」。

「我是做新媒體的,做企劃、拍短視頻。」在一個聚會裡,和新朋友介紹了自己,侃侃而談地聊著彼此工作上遇見的故事。

從前,面對「你是做什麼的?」這個問題,我總是潛意識逃避著。

「上班族、剛創業、什麼都做、以前是設計師。」用這種不太明確的答案,敷衍搪塞過去。

二○一七年,十二月,有了使命感之後,那是一年多來,第一次帶著自信地說出「自己在做什麼工作」,並相信自己的價值。自從認定了自己的存在價值,我不再在意工時,只要醒著的時間,都願意奉獻給工作。幾次凌晨半夢半醒,突然間有了靈感,撐著睡意,坐到電腦前,即時把所有想法記錄下來。

生活的滿足,是當我有能力付出,找到一份歸屬。

接下來的日子,「一件襯衫」成了品牌和人物的幕後推手,推廣了一百位台灣職人、說了將近一百個故事、每周觀看人次到了九十六萬人、觸及人數到了兩百萬人次。幾乎不下廣告,不用臉書推播,每個禮拜固定增加四千位粉絲,最高紀錄,一則有五百萬人次觀看。看著觀眾留言、收視成效,我知道,我們離心中的理想越來越近了。

這個傍晚,我讀著觀眾留言,感動得心滿意足。創業最開心的,是自己的理念被認可,即使他們不認識你,也願意為你說上一句,表示心意。

其實,溫馨的背後,門外正環繞著房東的咆哮:「房子我不出租了,我要租到什麼時候,就是什麼時候,我說要收回去,我有決定權!就給你一個月的時間搬出去。」他兇狠蠻橫,不許任何人有一點反對意見。

這棟樓,原先是他的農地,由於都市重劃,大樓蓋了起來,他也照著合約,分得了八戶,每一戶價值台幣兩千萬。其實租約還有半年才到期,而他為了增加空間的產值,把他的空房子全拿去培養牛樟芝了,牛樟芝的培養過程,會散發腐臭味,其他的閒置空房裡,溢出異味,鄰居反映了許多次,卻無疾而終。

在創業的初期,任何一點點波折,都可能讓剛誕生的事業被摧毀,為了讓一切安定些,我得向他妥協;我十分明白,霸道蠻橫的人,吃軟不吃硬的。

一瓶「紀念款金門高粱」、一封「苦苦哀求的信」,我低著頭,向他求情,請他照顧一下我們這些年輕人,求他依照合約,走完剩下的六個月,六個月過後,我們會馬上離開。

「我租給你,租一天虧一天,我養牛樟芝,比較賺,我幹嘛租給你?」當然,狠狠地被他數落了一番。他蹺著腳,身體陷進沙發裡,過程中,他從未正眼看我。年過六十的他,依然意氣風發,生技公司交給兒女管理,他向外拓展其他賺錢的可能性。而我,沒有本事與他爭,我沒有本錢跟他吵架,只有示弱一條路,請求他給我們一條生路。

市面上制式的房租合約裡,從沒保障房客的權益,發生事情時,總是保護著房東,而房客經常是別無選擇的,以弱勢的姿態去租下房子,沒有太多商量的餘地,畢竟「你不簽合約? 不租嗎? 沒關係,還有許多人要租」。

我也是認命了,社會是如此,不變的事實。有錢的人無後顧之憂、為所欲為;沒錢的人,每走一步都膽戰心驚,看臉色吃飯,四處巴結,低姿態地存活著。他跌一跤,沒什麼,小錢,虧了就算了;我跌一跤,很虧,很痛,痛到我要苦幹好幾年來賠。輕輕一個失足,或許就得花上好多年,才能再翻過身來。

一路被社會菁英看衰,相較於成功人士,我們什麼都不是。

我站在陽台吹風,看著路上車水馬龍,冬天來了,台北的雨季又要開始了。一年前的今天,待在一間資本雄厚,營運穩定的大公司裡,當時的自己,經常被看不起,而如今在市場上打滾,也同樣未被瞧上一眼。

觀眾的留言我深深記著,有人看了我們的報導,決定辭職、決定創業、決定再堅持一段時間、決定為工作再奮力一搏、決定再一次相信愛情、決定追向自己的目標。

觀眾總以為我們是一間大公司,或是某個大集團新的事業體系,商業行為下的產物,但其實,我只是一個一九九○後的年輕人,二十四歲,背著新台幣兩百萬債務,開始追自己「理想中的人生」。

24歲背債200萬,他如何打造台灣頂尖影音公司?_img_1本文節錄自:《漂流青年:1990後出生的我們╳一件襯衫》一書,黃山料著,三采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