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法國教育重視什麼?孩子考前拒絕臨時抱佛腳

蔡筱穎
user

蔡筱穎

2018-12-13

瀏覽數 20,950+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眼看女兒還在讀羅馬的旅遊書,我終於忍不住了。

「下週四就要考試,你不用準備嗎? 」

她頭也不抬,繼續讀羅馬古蹟篇,但為應付媽媽,還是蹦出了幾個字。

「要準備什麼? 」

「複習啊。」 我想到台灣家裡跟女兒同年的小侄子,每逢期中考或期末考,考前兩週必定開始禁止看電視、禁止讀他喜歡的課外讀物,每天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全神貫注的複習,背誦課文、練習做數學題。

「我都會得差不多了,多多少少也都熟記了,雖不至於完美,但只要考前一天再複習一下就好。」

「這是大考,不同於你平常的小考呢。」頓時也不覺莞爾自己的「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大概不堪其擾,她氣定神閒地放下旅遊書,告訴媽媽,這個季度考試比平常小考還簡單,至少知道要考那些範圍,而且平常在學校寫完作業,也都會複習,何況老師已經讓大家都練習過要怎麼寫了。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為消彌社會和教育的不平等,從去年起,法國中小學生課後的家庭作業都不帶回家,而是在學校完成。雖然1956年就立法禁止給小孩家庭作業,但現實上,家庭作業的意義和利弊一直是社會的大辯論,各方說法莫衷一是,不過,法國社會看重的是平等問題。

家庭作業重要,但不應成為不平等的來源。家庭作業回家做,較有利於富裕家庭的孩子,他們有比較好的環境做功課,或借助父母的幫助或請家教來完成。對於沒空陪伴孩子做功課的雙薪家庭或經濟弱勢家庭,家庭作業就會造成父母的壓力和負擔,甚至責怪體制為什麼讓父母重覆教師在學校的工作。

六年級的第一次大考,法文考試時間兩個小時,兩個小時要寫些什麼,怎麼寫,要如何控制時間,老師講解後就模擬考,她寫了整整兩個小時,「很緊張因為怕寫錯,考完也鬆了一大口氣,原來就是這樣考」。那天,她早早上床睡覺,因為「用腦過多、疲憊不堪」。

考試時間表上,每科的考試時間都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題目形式都將是問答或申論,考的是理解力、思想深度和思辨邏輯,也難怪每天只考一科,還不滿十二歲的孩子,考完確實都會筋疲力盡。

大考臨頭,她悠閒地看自己喜歡的書,「因為老師在課堂上教的都懂了,考試也不過就是要了解自己從開學到現在的三個月期間,所學的是否都理解了,也就是複習的考試而已嘛」。

後來發現,不是只有她一人還在看閒書,她的同學們課外活動的舞照跳、小提琴照拉、球照打。真的沒有人在臨時抱佛腳,也沒有人在「準備」、「複習」。

所以她勸我不要緊張。是啊,為什麼台灣的孩子如我,一遇到考試就如臨大敵般的緊張不已?連到這個年紀,半夜都還會從參加聯考的惡夢中驚醒。

(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