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把艱澀科技教到人人懂 曲建仲讓區塊鏈變簡單了

創辦「知識力專家社群」 培養跨界人才

沈瑜
user

沈瑜

2018-10-31

瀏覽數 107,450+

把艱澀科技教到人人懂 曲建仲讓區塊鏈變簡單了
 

本文出自 2018 / 11月號雜誌 一杯珍奶 搖出台灣新經濟奇蹟

前德州儀器工程師曲建仲實現教育夢,還把科技知識推廣至各領域。他教的課程深入淺出,許多老闆都指名要上他的課,他如何做到?

禮拜六早上10點,台北金融研訓院一堂教室裡,正在上「區塊鏈的原理與應用」,聽起來很生硬的課。沒想到台下座無虛席,即使講到聽起來很難懂的區塊鏈,也沒人打瞌睡。

上課到一半,老師突然問起學生,「大家都說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無法竄改,是真的嗎?」學生各個低頭,深怕被點名回答。

不講長篇大論 學生好吸收 

這時老師開始講解,區塊鏈的確可以滿足無法竄改的特性,但是必須要在某些條件下才成立。而且區塊鏈也不一定去中心化。「如果我今天創造了一個私有鏈,只有我一台電腦,當然能竄改,或是找來的都是我的人組成聯盟鏈,我一聲令下,大家就一起篡改了,所以說區塊鏈等於安全根本是鬼打牆,區塊鏈要做到完全的去中心化通常是公有鏈,就像比特幣或乙太幣這種才行……。」待下課鐘聲響起,學生們一窩蜂擠到講台前,把老師包圍。

近幾年來各種新科技崛起,名詞一個接一個出現,常常讓上班族無所適從。尤其區塊鏈是時下最熱門卻又最難懂的科技,誰能把艱澀科技說到一般人容易懂,一定大受歡迎。

這天的老師曲建仲,就是有這種本事。「老師的課淺顯易懂,他可以把很難的知識講的很淺,讓你有點概念,不是長篇大論讓你無所適從。」「我跟著老師在不同地方上課好幾次了!」不少學員這樣說。

曲建仲是很純正的科技人,2003年取得台大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後,就到美商德州儀器擔任市場行銷與資深應用工程師,但這十幾年,他不只擔任工程師,還在台大推廣部、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政大與輔大科技管理研究所等校擔任兼任助理教授,並受邀金管會證期局、櫃買中心、工研院、野村證券、兆豐金、國泰產險、資誠會計事務所等上課。

他的課是針對非理工出身的商務人士,教授科技公司及其科技產品背後的科學原理。譬如,想投資環保概念股,總該知道油電混合車與燃料電池車差別是什麼?看到新聞說鴻海併購夏普,為的是掌握六大關鍵技術IGZO、LTPS等,這些技術又是什麼?4G頻譜標售議題,2G、3G、4G有何不同?未來的5G又是什麼?

隨著各種新科技應用普及,廣泛影響到各行各業,曲建仲愈發感受到,如果不懂背後的原理與運作,金融界怎麼判斷投資正不正確、如何評估科技公司的技術價值呢?財務報表會計師能簽還是不能簽?產業界又如何導入這些技術?

各行各業大老闆慕名上課

曲建仲基於這樣理念開設相關課程,吸引許多各行各業的高階主管前來上課。

資深媒體人陳依玫,就是他的台大EMBA學生。陳依玫說,即使她在媒體、電視圈深耕數十年,對於通訊傳播原理,卻無法像科技咖那麼了解,幸好曲老師能用文科聽得懂的語言傳授網路頻寬、4K、8K等知識,讓她日後在TVBS擔任數位發展委員會召集人時有所啟發,甚至擔任公會祕書長後,也能從傳輸科技原理,替產業爭取權益。

就連科技大廠老闆也對這樣的課程青睞有加。同樣就讀台大EMBA的前台灣杜邦公司總裁暨董事長陳錫安說,他自己雖在科技業服務,但仍有許多領域並非專長,譬如AI、IE、IoT、半導體,且他統轄的部門很多,每個事業部都不同,但他什麼都要懂一點,上曲老師的課,正好滿足需求。

日理萬機的陳錫安,還特地跟祕書說,老師的課都不要排出差,他不想錯過任何一堂。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是什麼原因,讓曲建仲不好好地待在科技圈,反而奔波於開班授課?

起因於2001年他還在念博士班時,一次證券研究社的商學院學妹邀約他吃飯,當場還有十幾位商院同學。還沒開始吃飯,大家就紛紛問他:什麼是晶圓?什麼是0.13微米製程?什麼是晶片組、北橋晶片、南橋晶片?

原來他們有堂課要做晶圓與晶片的產業競爭分析報告,商院的學生對此一竅不通。當時曲建仲也有點不知所措,「坦白說,要和沒有任何工程底子的人,在一餐飯時間內說清楚什麼是矽晶圓、積體電路、製程線寬等等,其實是很困難的事。」

但這讓曲建仲發現,大家對新興科技知識求知若渴,覺得推廣科技知識很有藍海市場。當時台大進修推廣部主任湯明哲(曾任台大首任EMBA執行長及台大財務副校長),與當時台大工商管理學系主任郭瑞祥(現任台大財務副校長),對於這個理念非常支持,先後邀請他到台大進修推廣部與工商管理學系授課,從此曲建仲就走上推廣科學教育的事業。

曲建仲後來一一拜訪政大、輔大、東吳等校商學院或管理學院的老師,受到許多支持,開設各種講座、進修推廣部與EMBA的課,並且也去企業授課,譬如第一金控邀請授課,參與人數超過200人。

其中一堂課講的是晶圓代工,人數爆滿。曲建仲很驚訝,還問大家:晶圓代工這麼成熟的產業,你們怎麼還有興趣想聽?他們回答:因為台積電是台灣少數能夠登上國際舞台的公司,就是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做什麼,終於有一門課是能聽得懂的,當然一定要來。

「不用當專家 有fu就好」

他覺得自己的挑戰,就是把科技的內容讓外行人也聽得懂,「我教書目的,不求讓大家成為專家,但求讓大家『有fu』(有感覺)就好。」

事實上文法商領域的學生,若能比同儕多懂一點科技知識,在就業市場上的空間會更大。

曲建仲曾教過一位非理工科大學畢業生,在台灣最大的金控創投公司擔任儲備幹部,每次拜訪科技廠商前一天,就會重溫課堂上講授過的科技知識,而在廠商簡報後,他總能針對簡報內容詢問有深度的問題。後來成為12名儲備幹部,唯一獲選進入創投部的人。

如今,愈來愈多大學注重跨領域的科技知識,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和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都紛紛在商業院,加入科技課程,讓未來領袖必須學習如何運用數據處理與人工智慧等相關科技,才能做出更正確的商業決策,並且有許多大學管理學院開設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科技知識課程。

由於長期致力於推廣科技教育,早在2007年,曲建仲就獲得全國優秀青年工程師獎章,並獲總統召見。

面對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的發展,跨領域的科技教育愈重要,讓曲建仲感覺教學推廣的速度很慢,於是2017年離開德州儀器,創辦「知識力專家社群」做為「科技知識交流」與「專家社群」平台,希望培養更多跨領域人才,提升台灣競爭力!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