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為了躲避辛苦,反而更累?

說忙的人有拖拖拉拉的習慣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10-22

瀏覽數 15,10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前幾天讀小學的姪女被媽媽罵:「不早點做作業,你睡覺的時間會變少!」

姪女回答:「我知道非寫不可,但就是不想寫嘛。」

其實連大人也經常如此,只要還有時間,就想把困難、麻煩的事往後挪,直到非做不可。

可是,一邊逃避卻又一邊記掛著:「啊!還有事情沒做完。」等時限快到,才勉強開始,結果在時間的催促下趕工,壓力更大,甚至得加班或利用假日工作。好不容易完工又會後悔:「假如多點時間,就可以做得更好。」

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尤其是「不想做、不會做」的負面情緒始終盤據心頭。明明處理一下,馬上就能解放,但是,想選軟柿子吃的情緒,使你陷入更痛苦的深淵。

事實上,經常嚷著「我好忙」的人,為了逃避,還真的會覺得自己很忙。相反地,主動找事做的人,由於情緒比較穩定,反而覺得苦差事沒那麼痛苦。

為了躲避辛苦,反而更辛苦。出於自己意志去做事比較快樂。逃避時,就好像是跟時間與心情借錢一樣,無法感覺從容。

回到一開始的例子。後來,母親說:「功課寫完再看電視,會很開心喲!」她遞給女兒一只馬表:「挑戰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在一個小時內把功課寫完。」

這個策略意外成功,姪女以後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寫功課。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她應該是明白功課先做完再玩會很開心的道理了吧。

至於「就算明白,卻做不到」的人,不妨養成不以「好惡」、而以「優先順序」作為選擇標準的習慣。

然後,把事情想得簡單點。做事喜歡拖拖拉拉的人,傾向一有事就直呼:「好辛苦!好麻煩!」所以不妨試著說:「簡單,簡單,這點事難不倒我。」這麼做,效果意外地還不錯。先從簡單的事做起,像是「先做十分鐘」、「今天做這個就好」。不要想太多,總之先踏出第一步再說。為了躲避辛苦,反而更累?_img_1本文節錄自:《練習不生氣:101則與情緒和平共處的幸福人生指南》一書,有川真由美著,遠流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