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在南極不能賣比基尼?在餐廳賣蟑螂壽司可能成功嗎?
這些聽起來瘋狂的餿主意,有沒有可能變成最受歡迎的商機?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個創業夢,但是如何將自己的想法與創意轉化成商業模式?不妨到史丹佛大學找答案。
史丹佛大學可說是矽谷孵化器,許多知名創業家都出自於此。為了幫助更多人跳出框框思考,把問題變成機會,在「將好商機帶入生活」(Gear Up: Br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Life) 課程裡, 將從全球化、消費者認知、團隊、商業模式、合作夥伴、競爭者等9個重要面向來分析、辨識你的創意是否可以轉化成為商業模式。
除了課堂的講課與報告之外,你也將實際走出教室,到距離史丹佛大學只有短短車程的企業參觀。上完這門課,你不一定要成為一個創業家,也可以選擇到大企業或非營利組織工作,但是不論你選擇什麼舞台,都別忘記保有勇於探索與挑戰自我的勇氣,這才是聞名世界的「矽谷精神」。
化危機為轉機的企業溝通策略
想像你剛被提名擔任某家頂尖企業的執行長職務,但是上任才幾週,你卻發現公司10 幾年來隱藏了關於某項產品瑕疵的資訊,這項瑕疵造成13 人喪生,你需要向消費者召回數百萬項產品。這時你會選擇如何化解企業危機?
這不是虛構故事,而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執行長Mary Barra 實際碰到的例子。大多數的經理人,其實從未受過在重大場合處理危機溝通訓練,尤其是在網路訊息傳播快速的時代,愈是想要隱瞞的訊息,反而會在最短時間內傳遍世界。
在面臨危機時,如何緊急制定策略,向員工、客戶與消費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位於全球傳播之都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自2002年啟動「策略傳播:國際視野」(Strategic Communication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在2個禮拜的強化課程裡,危機溝通處理專家Paul Argenti會帶領專業經理人有機會檢驗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落差,透過個案研究、企業家客座演講、小組練習等方式,實際學習、思考、規畫和制定有效的傳播策略,以回應全球市場中的挑戰與機會,並獲得可為公司內部或客戶提供優秀策略建議的思考方式。
洞悉人性的行為經濟學
人是理性的嗎?那為什麼當人們有多個貸款時,大多數人首先償還的不是利息最高的項目,而是選擇金額最小的貸款?為什麼股票價格一跌再跌,股民們卻選擇繼續持有而被套牢?
想要讀懂消費者的心理,行為經濟學絕對是近年最熱門的關鍵字,尤其在金融危機後,許多人才發現過去被認為最理性的市場理論其實充斥著許多不理性的因素;有限理性、厭惡損失、有限意志力、有限自私、注重公平才是真實的人性,若你還是將消費者視為理性人,就可能錯過許多潛藏的商機。
英國排名前5名的華威大學商學院不僅在學術領域享有盛名,也是目前英國大學中與產官界合作最密切、關係最佳學校之一,其所開設的「行為經濟學」(Behavioural Economics)從社會偏好(Social preference)、雙曲貼(hyperbolic discounting)等理論,帶你逐一分析人類的行為決策模式有哪些矛盾,並從中找到未來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