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4小時保母

教養這件事

汪培珽
user

汪培珽

2018-10-01

瀏覽數 20,500+

24小時保母
 

本文出自 2018 / 10月號雜誌 100位精英的歸鄉告白

親愛的裘:

認識你時,你的大女兒已入幼稚園,如今又懷了老二,那天聊到生產後的保母問題,你很猶豫,是不是也要把老二送給保母看顧24小時,只有週末才把孩子接回家。雖然你說保母如何如何好,但我還是不贊成用這種方式養孩子。

為什麼要生孩子?不是因為別人生你也要生吧。如果可以選擇生出一個已長大的、不用照顧的孩子,你會要嗎?養孩子的樂趣在過程,不在結果。有過程才有回憶,有回憶,人生才有意義。每天晚上,如果小嬰兒也有選擇的權利,即使外面颳風下雨,他依然會希望爸爸媽媽來接他回家。即使每天相處的時間微不足道,一個深深地擁抱,幾聲輕輕地喚著他的名字,光是可以在父母的哄唱中睡去,其中所蘊藏的愛,就是孩子可以勇敢面對人生的最初來源。

別小看孩子對愛的需求,永遠不要怕給的太多。我一手帶大的兒子,讀小學前,沒有一天不是我送他上床睡覺。照常理推測,他應該已經不稀奇我給他的「愛意」才對。但是,每天說晚安的那一刻,他總會緊緊地抱著我的脖子,說些甜蜜的話,那股依依不捨,簡直比瓊瑤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我說的是,每天。

如果,把「你」和孩子最愛吃的「冰淇淋」,讓孩子只能擇一,你覺得孩子會選什麼呢?選了冰淇淋就不能跟媽媽回家。我相信,沒有孩子第二次會再選冰淇淋。所以,再苦再累,拚了命,晚上也要去接孩子回家。

「重質不重量。我沒有時間陪孩子,但投入全部心力的十分鐘,也比不用心陪伴孩子一整天來得好。」這種說法很流行。但是,你和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幹嘛把自己跟那些不用心的人比呢。親情,是建立在足夠的陪伴之上。任何感情都一樣。

陪伴孩子何嘗不是人生的一部分?

沒有小孩不愛父母的陪伴,再多他們也不會厭倦。這裡的小孩,是說青少年之前。

24小時保母是台灣的特有現象,因為方便,就愈來愈習慣讓「別人」來幫你養孩子。一開始是保母,再來是安親班、才藝課、夏令營。等一天你突然想回頭好好陪伴孩子時,通常機會已經過了。你說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來陪伴孩子?我不把它看成「工作」,工作是為了謀生,陪伴孩子才是真正在享受我的人生。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記得女兒兩歲多時,我和先生坐在公園,看著女兒跑來跑去,好不快樂。我們時時陪著小小孩,當然是挺辛苦的,那天我說:「我們幫她做這麼多,她這麼小,以後根本不記得。」先生說了一句話,難怪我會嫁給他:「她不記得沒關係,我們記得就好。」

(作者為知名親子教育作家)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