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木馬程式中,最多人中的就是不自信模組, 這也是最能製造各種限制與問題的木馬程式。
中這組木馬程式的人,他們的口頭禪是:我可以嗎?我真的可以嗎?我不行吧!我試試慢慢跟上……此外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很沒信心,所以會把想到一半的夢想、做到一半的計畫或是作品拿給別人看,潛意識想要從別人那得到支持與肯定,試問如果別人不看好,你就不做了嗎?
還有一次學生跟我說,他也是老師,他的課學生們都很喜歡、很認同,我跟他說,學生喜不喜歡、認不認同、肯不肯定你真的不重要,當你有自信、自我負責時,你真的不會在乎別人的評價,就像我從沒想過要去跟我的老師說「我的學生很喜歡我」,我也不需要跟老師說這個以獲得肯定,因為自己肯定自己是最重要的,而且已經足夠了。
渴求別人認可的這個頻率才是問題的根源,因為自信往往是這件事成不成的關鍵頻率,沒有自信,作品還沒出去就被自己否定了,就連霍金斯意識能量層級圖表正向頻率帶最基本的標準200:勇氣肯定都達不到。
要辨認出這個模組很簡單,若常覺得別人很驕傲、總是遇到「看不起你」、「瞧不起你」、「不尊重你」的人,或是怕自己被別人洗腦,表示你內在有「不自信」、「恐懼失去自己」、甚至是有「自卑」的木馬程式,因為如果一個人的底氣夠,知道「尊重」是來自於自己而不是別人、尊重自己就不需要別人的尊重時,別人的態度不會有任何傷到你自尊的可能。
有時別人的自信也會刺激出「不自信∕自卑」者的木馬程式,被他們認為這些人太「驕傲」、他們也經常覺得「自己被瞧不起」,但自我的價值應由自己來決定,與別人無關。
通常這個「不自信∕自卑模組」來自 「控制狂」父母或老師的對應影響,小孩在這樣的教育影響下,會覺得:「反正我說什麼他們都不聽,什麼都是我的錯,反正他們永遠都覺得我什麼都做不好,他們決定就好。」久了就沒有自己的主見,你說東他也說對,你說西他也說對,想要討好大家,怕身邊的人不高興或是生氣,一個想討好每個人的人,大家會感到「有所求」的壓力,結果反而讓大家都不喜歡他,因為他也不喜歡自己,有部泰國賣座電影〈把哥哥退貨可以嗎?〉裡面有句經典台詞:「我不是討厭你,我是討厭『在這麼優秀的你』面前的自己。」這也是「不自信∕自卑模組」的人經常會惹對方生氣的原因:因為他也討厭自卑的自己。
比較嚴重的自信不足、自卑者,甚至不敢看對方的眼睛,那是因為他們也怕被看到(他到底想藏什麼不被看到?),這樣模組的人很容易造成惡性循環,因為他們的不自信,讓別人也不放心把事情交給他來處理,就像如果有一位外科醫生跟你說,他的手術動得不太好,你會覺得他很謙虛所以放心讓他幫你動手術嗎?如果你一直遇到不信任你的人時,你要問自己是否信任自己?
我還看過一些學生的案例:生在父親家暴母親的家庭之中,孩子會覺得是自己能力不足無法保護母親,於是內建成「不自信、自卑、感覺自己無能、不信任別人」的頻率,自責久了有的還會觸發免疫系統低下等的問題。比較麻煩的是,帶著這模組不自知的人,到學校有時會成為被霸凌者繼續這個受害模式,或是反轉為霸凌者想要拿回權力與自信。本文節錄自:《人類木馬程式》一書,李欣穎著,平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