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公司發起「神祕午餐」活動,因員工眾多,同事間互不認識,也不了解彼此的部門和職務,透過午餐可增進感情,熟悉不同部門業務,增強部門間的合作。
在「神祕午餐」系統裡填寫電子信箱,系統會隨機匹配一位同事,透過共進午餐,了解彼此的工作內容,也順便聊聊彼此的生活。
我在系統裡註冊好資訊,兩個星期後迎來了第一位「神祕飯友」。
我們步行至公司附近的商場,找了一家餐館,坐下點餐,然後開始聊天。
坐在我面前的他,小眼睛,稀疏的頭髮,薄薄的嘴唇不停地上下開合著。我聽著他介紹他所在的部門、工作職責、他與上一位「神祕飯友」的交談內容。他是一位硬體設計工程師,跟我說一些技術上的話題。我聽得有些走神。
他說這些年來所有的青春都奉獻給工作,到頭來卻有種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感覺。我聽著聽著,突然有一種感覺,他未婚。
當然不好直接詢問如此隱私的問題。剛好聊到吃飯的話題,他說早餐和午餐都在員工餐廳吃,我順口問:「晚飯你自己做嗎?」
他說:「不,我媽媽做。術業有專攻,我不太會做飯。」
證實了他未婚。
他繼續嘮嘮叨叨地說著,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了。
我上下打量,覺得他應該在四十歲左右。
他讓我猜測年齡:「你猜我幾歲?」
這樣的問題,當然不方便直接回答,說年輕了,違背內心;說老了,人家不開心。
我說:「我猜不出來,你說吧。」
他說:「我今年四十三歲了。」
我說:「四十三歲一點也不老啊。川普快七十了,還去競選總統呢。」
他說:「這不一樣,人與人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不都是人嗎?」這句話,我沒有說出口。
是的,人和人確實不一樣,尤其對於年齡這件事上。他認為四十多歲,人生已經沒什麼可能性了,而我覺得四十多歲,應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
好不容易從無聊的技術話題逃脫出來,我尋思著找些有趣的話題。
我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讓你回到二十多歲的年齡,你最後悔沒做的三件事是什麼?」
顯然,他被我的問題吸引了。他想了一會兒,說:「第一,買房。」
我和他同時大笑起來。
「確實是。二十年前買房,到現在不知道漲了多少倍。」我說。
「第二件事,學車。」
這點讓我很意外。他說自己身體不太好,最近去考駕照,身體檢查時,聽力不過關。早知道,該趁著年輕去學車的。
還沒有說到第三件事,他開始絮絮叨叨說今年有二十多天的假期,下週開始準備連休十一天,但還沒有想好該去哪裡。又說最近有位同事向他借錢,在糾結是否要借給他。公司併購,自己在邊緣部門,不知道會不會被裁員。
有一瞬間,我發現自己走神了,他的臉變得模糊,只見兩片嘴唇不停地開合,他具體說了什麼,我卻聽不清楚。
我把心思拉回現場,繼續聽他嘮叨。
他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著。我終於不耐煩,看看手機,已經一點多了,我找藉口:「一會兒還有會議,要不我們回去吧。」
他忙說:「不好意思,沒想到自己說了一個多小時。」
我說:「沒事,認識你很高興。」
在回公司的路上,我問他,剛才說的三件事,你還沒有說第三件呢。
他說:「第三件,我一時想不起來。」
我說:「剛才不是說到向喜歡的女孩表白嗎?這件不算嗎?」
他說:「那就這件吧。」
我再問:「那這些年,有沒有哪些事讓你覺得很有意義、人生沒有白活?」
他回答:「在不同公司工作。職業生涯,換了九家公司,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小公司、大公司,都經歷過;與不同國家的人合作過,美國人、英國人、荷蘭人、法國人、印度人、墨西哥人、中國人。這些年的工作,領教了人心的複雜多變,覺得這樣的經歷非常值得。」
這倒是,每個公司都是個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
他問我:「你是什麼星座?」
我說:「白羊座。你呢?」
他說:「你猜。」
我在心裡默想:大哥,我不是占卜的巫婆啊,我怎麼猜得到。
他說:「我是處女座。」
哦,萬惡的處女座。這麼說來,我是與一位四十多歲的老處男共進午餐了。
在這乍暖還寒的時節,寒風催促著我們的腳步。走近公司樓前,一陣冷風吹來,遇見熟悉的同事,只能點頭問好,怕一張口,寒風灌入。
刷卡進門,上電梯,彼此說聲再見。他轉身告別,我說:「以後有機會再約。」
回到辦公桌前,敲下這段文字。突然覺得,即使人生能夠重來,他的日子也許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會是眼前的老樣子。
同時,我也陷入沉思,如果時光倒回到十年前,我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十年前,是二○○七年,這個時節,我正在為準備大學考試全力以赴。另外,又在心裡偷偷暗戀著某位男生。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不會選擇在高三的時候早戀,也許我的考試成績不至於「發揮失常」。當年,我何嘗不知道早戀會影響成績,依然心存僥倖,覺得自己會是例外。人就是如此盲目自信。
或許,我後悔大考結束後選擇去北方的三線城市上學,我該選擇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研究所期間,去IBM實習,一同實習的有不少是大學生,那時候我就感慨自己大四的時候完全沒有實習的想法,身邊也沒有出去實習的同學。一線城市的學生,眼界就是不一樣。但當年,剛滿十八歲的我,哪裡會想到選擇去哪個城市上學甚至比選擇哪個大學、學什麼專業更加重要。
又或許,我後悔,大學的四年只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沒有靜下心來,多看一些書,也沒有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一位令我非常敬佩的朋友,在大學期間,看了幾千本書,每到週末就背著書包,帶著饅頭和水,去城市的各個書店和圖書館,一看就是一整天。他在大學期間,扎扎實實地看書,為以後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可是,當年的我哪有這樣的覺悟?
所以說,即使人生可以重來,如果自己的性格、閱歷、思維模式沒有變,所做出的選擇也不會變。
如果回到十年前,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也許那些讓你後悔死了的事,就算時光倒流,你依然會做出和當初一模一樣的選擇。因為你這個人沒有變,即使有再多的機會,依然會是原來的軌跡。
人生,終究是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道,只能一路向前。過去的時光,縱然追悔莫及,已無濟於事。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回憶過去的經歷,總結過去的錯誤,創造更好的未來。
本文節錄自:《你與夢想之間,只差一個公式的距離》一書,弘丹著,遠流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