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半部論語治天下:君子亦有惡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4-30

瀏覽數 13,850+

半部論語治天下:君子亦有惡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人以為直者。」—陽貨17.24

子貢說:「君子也有憎惡的事嗎?」。夫子說:「有。憎惡說人家壞話的人。憎惡做人家部下卻毀謗長官的人。憎惡勇敢卻沒有禮貌的人。憎惡有魄力卻不通達事理的人。」接著問:「賜也有憎惡的事嗎?」子貢說:「憎惡自己還不清楚就急著表達意見而自以為高明的人。憎惡不知謙讓而自以為勇敢的人。憎惡揭發人家的隱私而自以為正直的人」

子貢和子路是孔子最喜愛的弟子。子貢在《論語》中出現四十四次,子路出現四十七次。他們常常跟在老師身邊問東問西,留下很多有智慧和頗具啟發性的對話。

子貢聰明,子路直率,孔子有時不假辭色,對他們加以貶抑,但無礙於他們對老師的敬愛。這種真摯的情感只有師生之間才有,不過現在比較少看到了。顏回雖然是孔子稱贊最多的弟子,但是看起來不像和子貢、子路一樣親近。

孔子卒,弟子皆服喪三年,唯有子貢築廬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子貢也是孔門弟子中最能為孔子辯護的人,他大力維護老師的聲譽,宣揚老師的偉大。「叔孫武叔毀孔子。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子張)司馬遷說:「使孔子名布揚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史記.貨殖列傳》)我們如果要找三個人對宣揚孔子的名聲最有貢獻,應該就是子貢、孟子和司馬遷。

陽貨篇的這段對話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警惕我們哪些事情自己以為得意,在別人眼裡卻是可憎的事。我們應該時刻放在心上,常常檢討自己有沒有犯同樣的錯誤。不要光看到人家的壞處,說人家的壞話;說人家的壞話,讓自己流於刻薄。做人家的部下不可毀謗自己的長官;毀謗自己的長官是不忠的表現,也會讓人看不起。

勇敢是一種美德,但應注意禮數;孔子說:「勇而無禮則亂。」(泰伯)果決是一種美德,但要通達事理才不至於誤事。孔子說:「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也。」(《中庸》)「愚而好自用」就是「果敢而窒」。自己一知半解就忙著表達意見,以為高明,只會讓人家看穿自己無知。態度惡劣自以為勇敢,揭人隱私自以為正直,旁人口裡可能不講話,心中則瞧不起。

半部論語治天下:君子亦有惡乎_img_1

本文節錄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選譯今釋》一書,孫震著,天下文化出版。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