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紐約所有的危險都是真的 浪漫因此刻骨銘心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3-23

瀏覽數 9,750+

紐約所有的危險都是真的 浪漫因此刻骨銘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Walk] Lower Manhattan  

下城海市蜃樓

終究是活到了必須跟小朋友解釋什麼是VHS錄影帶的年代。

在影癡星球紐約,出資蓋新電影院來放懷舊老片,有市場,而且不小。下東區有一間時髦電影院Metrograph就是這樣,不放主流院線強檔,專門放35釐米底片電影跟數位藝術片,在紐約不但看藝術片的人多,拍藝術片的人更多,所以有時看片打呵欠,導演就在你身旁瞪你。

夏天某夜,在Metrograph看了比爾.莫瑞二十七年前主演的搶銀行舊片《Quick Sand》特映,全片在八〇年代的紐約街頭實景拍攝,電影一開始,就是比爾.墨瑞的苦瓜臉,他滿臉油彩、拖著笨重的小丑裝、抓著一把汽球擠出地鐵(差點出不來),走過時報廣場,走進關門前的銀行,說:「這是搶劫。」

無論是客人或是行員都沒人理會,頭也沒回繼續忙(紐約人就是這麼可惡)。

他提高音量再喊一次;「這是搶劫。」

警衛老伯只好在旁邊幫腔:「是真的啊!」

還是沒人理他。

「真不敢相信。」他翻個白眼,放手讓氣球飛走,然後朝天花板放了一槍,此時才真正啟動了緊急狀態,搶銀行電影正式開始。

紐約所有的危險都是真的 浪漫因此刻骨銘心_img_1

全片看完以後,我心情大好,回家對某人說;「明天我們去海邊的路上,可以先去P大道450號。」

「去P大道幹嘛呢?」他問。

「這還用說嗎?那可是銀行!」我興奮地說。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噢對齁。」他說。

P大道450號在四十五年前,是Chase Manhattan一間偏僻的小支行,在那年最熱一天,八月二十二日,發生了一件前所未聞的搶案,兩名男子挾持行員與客戶,與警察對峙了十二小時,空調被停,所有人都汗如雨下,在談判的過程中,觀眾逐漸發現了主謀男孩搶銀行的動機(是為了愛情!),相處久了,連人質也開始關懷他⋯⋯這個事件後來被拍成電影,就是年輕的Al Pacino成名之作《熱天午後》(Dog Day Afternoon)。

經過商量,結論是現在的銀行根本不值得冒險,現金存底低、防盜系統先進,而且每個人手上的手機隨時都能成為監視錄影機,曾幾何時,搶銀行已經成為一種過氣的耍帥方式。

現實中過氣,在電影中依然是懷舊經典,港片式的帥氣總要有點痞味,紐約式的浪漫必須要夾帶槍砲彈藥與反派男子的性感低音,要是沒有那些壞蛋黑幫電影,當代紐約的都會文化(還有街景)應該會乾淨許多,但也會無聊得要命,而一幫演技派如勞勃‧狄尼洛、丹佐‧華盛頓就一輩子也遇不到讓他們成為巨星的角色。

背景在紐約的搶銀行電影,之所以在八、九〇年代那麼流行,一方面是因為那時銀行裡現金真的很多,實際上,當時銀行搶案也真的不少,只是成功率極低──拿了錢、搭飛機逃到遠方小島這種說走就走的美夢,畢竟執行上有太多困難,成功的搶案只存在於謠言風中,搶匪與錢像風一樣人間蒸發之後,人生一帆風順嗎?過得幸福嗎?誰也不知道,大家只是愛聽故事、愛浪漫想像而已。

話說人有千百種,壞人之間也是階級分明的,像熱天午後那樣俗辣型的搶匪才會去偏僻的Avenue P,那種鈔票上都沾滿炸熱狗味的小本銀行,豪華一點的電影,都會設計讓野心勃勃的壞蛋去搶華爾街(華爾街,Wall Street,雖然只是一條街而已,但整個金融區也被通稱為華爾街)銀行。華爾街是到處路衝,開車進去很難開出來,有野心的警匪當然都要來挑戰,而且萬惡好萊塢專找智慧型男演銀行搶匪,居心可疑,是不是太想毀滅紐約市了?Jeremy Irons在《終極警探3》演恐怖分子,決定來這裡偷聯邦儲備銀行的黃金,過了十幾年,在《臥底》(Inside Man)裡面,克萊夫‧歐文為了向發戰爭財的納粹分子報仇,(帥氣地)佔領了曼哈頓信託銀行的總行,雖然這間是虛構銀行,但拍攝地點真的是一間舊銀行總店,歇業後被當作雪茄吧,在同一個街區,還有臥底警察慘敗後就會被叫來罵的地點:緝毒署總部;偶有成功抓住壞蛋送上聯邦法庭受審的,氣勢恢弘的聯邦法院就在對面。除了魅力無窮的反派人士,故事的另一邊還必須要有那個無視老婆怨氣、置家人幸福於度外、而且怎樣都死不了的紐約警察──無論是好警察、壞警察、迷惑而充滿正義感的新警察、怎麼摔妝都不花掉的女警、實驗室裡經常出現的聰明亞裔警察⋯⋯沒有哪個城市的警察比 NYPD在電影裡的出場率更高的,而NYPD總部也在華爾街──正確地說,是連通華爾街與華埠的一整個街區,九一一事件後為了防止汽車炸彈衝進警察總部,乾脆把整個總部周圍的街道全部封鎖起來,從此這兩個區域之間的交通便進入萬年便秘狀態。

曼哈頓下城濃厚的犯罪氣息不是一兩天造成的,華埠到下東區Bowery一帶,背負著兩百多年的來自歐亞非洲的移民血淚,這裡曾經有最密集與最恐怖的犯罪率,一八四六年間愛爾蘭幫掌管的地下世界「五點」──深夜路過時似乎能聽見腳下有幫主「屠夫」令人不寒而慄的冷笑;聯邦法院旁邊的曼哈頓看守所大樓,因為前一個版本的建築設計參考了埃及陵墓,被檢察官們稱作「墳墓」,名字沿用至今,而新的大樓陰沉無情,看來比墳墓更冷;舊紐約警察總部(一九七九年以前)也在華埠中心的Centre Street上,而狗仔隊鼻祖──犯罪現場攝影師Weegee故居就在舊警署對面,因為地利之便,在沒有網路手機的時代,每當有兇案發生,Weegee總是最先知道,又或者只要衝下來就能拍到被押送回署的嫌犯照片,讓他發了不少財。

二十世紀的華埠,在「五點」鄰近發展起來,起初華人之間械鬥不斷,打打殺殺太厲害,唯一一間京劇戲院都關門了。現在的華埠餐廳密集、觀光客擠滿人行道,各種叫賣聲熱絡不已,舊警署依舊雄偉氣派,白色大理石建築的四周石柱筆直、頂端有鐘塔,跟四周矮小破舊的房舍形成強烈對比,但是最意想不到的景觀,應該是一尊高聳的古人雕像,走近一看,竟然是林則徐──可說是中國第一任緝毒署總長──連一尊雕像也跟警匪扯上了關係,真不愧是下城。當下城歷史的血腥味逐漸退去,便成為獵奇觀光的重鎮;NYC Gangster Mob Tour帶你探訪各種械鬥場合遺址、循著舊照片找人名、認識這個彈丸之地上來自愛爾蘭、義大利、中國的黑幫組織如何發展、互鬥、合作然後又鬧翻──而這一切,當然都是為了錢,而相鄰的華爾街,在本質上跟曾經滿地鮮血的華埠沒有不同,華爾街的金錢數字比起黑道經手的生意,又多了好幾個零,而華爾街的鬥爭武器是看不見的──慾望與資訊,有時殺傷力比槍砲還深遠。

若你是第一次來到紐約下城,會發現這裡跟電影裡面一模一樣,那是因為電影就是在這一片混亂中拍攝的,紐約市政府對街頭拍攝的許可非常寬鬆,普通手持或腳架拍片無須事先申請許可,如果你的電影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在紐約拍攝,還可以申請「Made In NY」的行銷補助,這樣的習慣行之有年,哺育了獨立製片大量生產,當整個城市都是你的攝影棚;場景、臨演、光線、天氣,一切都是現成的、而且活生生的──那是人工無可取代的複雜、混亂、情緒化。

我一直記得電影《黑心交易員的告白》(Margin Call)裡,股災發生前夜,壞消息一層一層上報,每小時都有更高層的主管出現,直到最後,大魔王還沒出場,先在屋頂颳起了狂風,抬頭一看,原來是直升機降落在樓頂(而且就是《終極警探3》裡面偷黃金的那個人演的!)。是的,大人物可不會在路面跟凡人擠,他們都是飛進來的,金融區靠河邊的Downtown Manhattan直升機場(國際機場代碼JRB)終日有直升機起降,計程車到JFK國際機場要花一小時,直升機只要五分鐘(我當然沒搭過嘍,聽來的)。

與那金權世界毫無瓜葛的我,只喜歡到華爾街渡輪口搭船,從華爾街出發的渡輪有好幾條──East River Ferry行走東河上通往布魯克林跟皇后區多處,Ikea Ferry通往地鐵到不了的Red Hook宜家,我最常搭乘的則是Staten Island Ferry,這是最大最多班次的通勤渡輪,不但免費、還能看到自由女神像。每當我需要想事情時,就去搭渡輪,來回約一小時,回程時若已入夜,站在船頭,能看見下城高樓群在夜裡閃耀著,既像海市蜃樓、又如空中樓閣,誰知道呢?說不定這個城市只是一個巨大的片場,而曼哈頓只是一組狂野的投影。我想起十六年前的九月,我徒步經過剛倒榻不久的雙子星,那遠方都能聞到的煙硝味,與幾十隻怪手同時挖掘的巨大黑影,現在那個地方,站著一棟更高的樓,樓底有兩個下沉湖,名叫「空缺的倒影」紀念碑。

紐約所有的危險都是真的 浪漫因此刻骨銘心_img_2

當渡輪到岸,你被人群推著離船,走進燈火通明的Whitehall港口站,迎面走來一組紐約市警,他們牽著會找炸彈的K9(警犬的代稱),警犬看來好乖巧,警察的手臂超級粗壯,他們腰上有槍、對講機閃爍著紅燈,啊太好了,這個城市是真的,在天空、河面、路上都忙碌無比的下城,所有的危險都是真的,所有的浪漫因此刻骨銘心。

紐約所有的危險都是真的 浪漫因此刻骨銘心_img_3

本文節錄自:《有時跳舞 New York》一書,何曼莊著,九歌出版。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