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楊照:閱讀經典書籍時,別對「導讀」照單全收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3-15

瀏覽數 10,150+

楊照:閱讀經典書籍時,別對「導讀」照單全收
 

編按:馬奎斯的重要代表作《百年孤寂》,同時也是魔幻寫實主義的經典代表作品,前陣子終於在台取得正式授權的中譯本,引起不少的關注。然而,這部悲觀的命運之書,不僅是邦迪亞家族六代的故事,也是一則南美歷史的隱喻。

文學評論家楊照則這麼形容:「閱讀賈西亞.馬奎斯,像是走進一座迷宮,沿途的路邊和風景讓人目眩神迷,大歎滿足,卻往往不知該怎麼走出去。迷宮中有許多讓你停下、轉彎,或者原地打轉的機關,都是馬奎斯埋下的伏筆。」楊照也在其著作《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中,講述南美洲內戰和政治背景,以及馬奎斯的童年如何影響了他的創作,讓讀者更好進入這部經典作品。其中,他也以本書舉例,在閱讀書籍時,不要輕易相信導讀。

別輕易相信導讀

經典書籍出版時,通常會有「導讀」,看待「導讀」時,應該抱持著保留的態度──包括我給你們的「導讀」,別急著照單全收。「導讀」絕對不能取代本文,我們總還是要自己讀本文,自己形成對書的看法與意見,「導讀」只是協助,而且「導讀」的協助有時還是反向的──讓我們發現:怎麼會有人如此解讀呢?明明書裡寫的不是這樣啊!我們因此而注意到了本來或許會忽略的關鍵細節。

《百年孤寂》其中一個中譯本,如此「導讀」這本書:「在第二代中,邦迪亞上校這個人物是整個家族的光輝,是人類勇者的畫像……他是老邦迪亞與易家蘭的次子,他從事革命……他是這個家族的太陽」。不要輕易相信這樣的說法,因為在書裡,賈西亞.馬奎斯明明如此精采地寫出了邦迪亞上校的黑暗面。

在小說中,賈西亞.馬奎斯讓邦迪亞上校和蒙卡達將軍並列,蒙卡達就是一個比邦迪亞來得尊榮、來得高貴的角色。這兩人在小說中長期敵對、彼此交手打仗,可是卻又一起聊天、一起下棋。戰爭介入在這兩人之間,逼迫他們面對不同的考驗,一不小心就會錯失賈西亞.馬奎斯的對照用意。

蒙卡達將軍曾經占領馬康多,後來邦迪亞打回來,收復了馬康多。邦迪亞領導的革命軍將蒙卡達率領的正規軍軍官統統處死,然後審判蒙卡達。這時,邦迪亞的媽媽,永遠的易家蘭出面干預了,她對邦迪亞說:「蒙卡達的政府是馬康多有史以來最好的,他仁慈的心地,他對我們的照顧,這些都無須我來講,因為你知道的比誰都清楚。」顯然,不只是媽媽知道蒙卡達將軍怎麼統治、如何善待馬康多,邦迪亞也知道。

邦迪亞知道,但他卻對媽媽說:「我不能接管司法工作,如果你有什麼話要說,去跟軍事法庭說。」於是易家蘭就真的組了證人團,到革命法庭去作證。易家蘭的證人團成員,都是參與馬康多最初建城的婦人,她們都很老了,「有的是翻山越嶺過來,一個個都讚揚蒙卡達將軍的優點。易家蘭最後一個作證。她那沉鬱的威嚴、赫赫的聲名、強而有力的說服所作的證明,使法庭裁決猶豫了一陣子。」

接著易家蘭說的這句話很重要:

「你們玩這種遊戲玩得很好,因為你們是在盡職,但是別忘了,只要上帝讓我們活著,我們就仍然是母親;不管你們有多強的革命性,只要你們有一點不尊敬我們,我們仍有權利把你們的褲子脫下來打一頓屁股。」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易家蘭的證詞將包括邦迪亞上校在內的這些革命軍官,都還原為一個個應該被打屁股的小孩。

但蒙卡達將軍仍然被判了死刑。比革命法庭判他死刑更糟的,是邦迪亞上校不肯給蒙卡達將軍減刑;比不給他減刑還要更糟的是,邦迪亞去牢房裡探視蒙卡達,對他說:

「老友,不是我要槍斃你,是革命要槍斃你。……你比我知道更清楚,一切軍事法庭都是鬧劇,其實你是在替別人贖罪。因為這回我們是不惜一切代價冀望贏得勝利,你處在我的地位,也會這麼做。」

蒙卡達將軍則回答:

「大概吧,而我所憂心的不是你要槍斃我,因為畢竟我是軍人。」

這裡顯現的,不只是邦迪亞上校的黑暗,而且是戰爭如何塑造了人的黑暗的過程。戰爭改變了一個人,讓他習慣於以革命作為方便的藉口,戰爭與革命凌駕、甚至取消了其他價值,包括珍貴的友誼。

蒙卡達將軍和邦迪亞上校兩人的關係,原本是友誼超越戰爭的例證。兩人處於敵對的陣營,一個是保守黨,一個是自由黨,兩個陣營持續打仗,他們卻可以維持友誼。然而當邦迪亞上校回到馬康多時,他墮落了。小說中的訊息再清楚不過,那份超越戰爭的友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什麼?是滿口革命的藉口、革命的謊言,甚至可以順理成章用革命為理由槍斃老友。這是賈西亞.馬奎斯的用心。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