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頭神伽內什(Ganesa)
伽內什是最受大眾喜愛的印度教諸神之一。他排憂解難,人們在開始做某件事的時候,無論旅行、造屋、著書甚至寫信都要祈求他保佑。他也是智慧和謀略之神,擅長書寫並精通經文。正是他根據毗耶薩仙人的口述寫下了《摩訶婆羅多》。這部史詩之所以成為如此和諧的作品,據說是因為伽內什在同意寫下它之前曾約定,口述絕不能含糊其詞,他必須能聽懂每一句的意思,而且伽內什還是濕婆的軍隊伽那提婆的首領。
他被描繪成一個矮胖、大腹便便的男人,黃皮膚,四臂和象頭上長著一根象牙。他手上分持法螺、輪寶、棍棒或狼牙棒和睡蓮。他騎著一隻老鼠,或由老鼠伴隨左右。
關於他傳奇的來歷,同樣也是眾說紛紜,下面的幾個故事頗具代表性。
(一)象頭神的來歷
得了塞健陀這樣一個驍勇善戰的兒子,濕婆難掩喜悅之情。雪山神女很不是滋味,便向毗濕奴祈禱求子。當大神賜予她一個兒子之時,她為兒子感到十分驕傲,召集一切眾神來讚美他。
諸神都目不轉睛地凝視著漂亮的孩子,唯獨薩尼(土星之主)低頭看著地面。
「薩尼,你竟然如此不敬?」雪山神女不悅地問。
「尊敬的女神,我是不得已的呀!」薩尼低聲地辯解。原來他被他的妻子詛咒了,她詛咒他說任何生靈一經他雙目凝視就會被燒成灰燼。
不過,倔強的雪山神女卻認為她的兒子可以免遭這種危險,執意讓薩尼看看他,讚美他。於是悲劇發生了,一陣火光閃爍,伽內什的頭霎時被焚燒殆盡。
雪山神女目睹一切,痛不欲生,她憤怒且怨恨薩尼,詛咒他成為瘸子。自此以後,她再也不參加眾神的聚會,也不管一切世事。而薩尼也感到冤屈莫名,成天向眾神之王訴苦。梵天不得不設法打開僵局,他召來雪山神女,指示她說,如果能把得到的第一顆頭安在她兒子身上,他就能使他復活。因此毗濕奴就派鳥王伽魯達去尋找,他看見的第一個生物是一頭正在河邊睡覺的大象,他砍下牠的頭,帶回來交給了雪山神女。
象頭人身的伽內什復活了,濕婆立他為自己無數僕從的統領,取名叫「群主」。智慧女神給伽內什送來筆和墨水,使他成為學識之神。同時,他也是商人和旅行者的守護神。大地女神還特別褒賜他一隻老鼠,讓這隻老鼠成為他的坐騎。
還有另一個使雪山神女成為伽內什的創造者的故事傳說,在諸時代之間的一段昏暗時期,大批微不足道的人類通過參拜蘇摩那特神殿得以進入天國,結果天國爆滿,地獄空虛。眾神派因陀羅為代表,請求濕婆幫助扭轉這種局面。在濕婆的指點下,眾神又去請雪山神女幫忙,她搓下身上的泥垢,捏製了一個四臂象頭的生靈。他將誘導人對財富懷有強烈的慾望,使他們再也不想花費時間朝聖。
有時,據說是濕婆創造了伽內什:一天,眾神和仙人們來到濕婆那裡反映了行善和作惡都沒有阻礙的事實;他們希望濕婆為他們創造一個能夠制止犯罪的生靈。濕婆就他如何在此事上幫忙沉思了片刻,然後他把臉朝向身旁的雪山神女。隨著他的目光,一個極其英俊、容光煥發並負有濕婆素質的青年產生了,所有的天神都被他的英俊震驚與吸引。但是雪山神女對他丈夫的兒子惱恨、嫉妒。她詛咒他變醜,大腹象頭。而濕婆為了彌補這一詛咒,宣佈他創造的這個生命名叫伽內什,是濕婆的兒子和濕婆軍隊的領;成功與失敗都取決於他;他在眾神之中和一切宗教與世俗事務中都是英明的;在任何場合都要首先向他祈禱,誰不這樣做就註定要失敗。
(二)兄弟爭婚
看到自己的兒子復活了,雪山神女放下心中的大石,和濕婆恩愛如昔。戰神塞健陀和象頭神群主也和普通人一樣渡過無憂無慮的童年,享受著父母的慈愛。
漸漸地,他們長大成人了。於是有一天,濕婆和雪山神女商量著兩個兒子的婚事。當父母親向兩個兒子提起這事時,他們都欣喜萬分,爭著要先結婚。
濕婆見他們爭執不下,就說:
「你們兩個到大地上去巡視一周,先完成使命的就先結婚。」
塞健陀飛奔似的跑出去環行大地。他走了之後,伽內什沉思片刻,便請濕婆和雪山神女坐上寶座,按規矩禮拜了他們,又繞著他們轉了七圈,然後請父親為他成親。
「這怎麼行?塞健陀還沒有返回,你還未出巡,比賽還未分出勝負呢!」濕婆詫異地說。
伽內什不慌不忙地說:「是您規定的,環繞父母就像得到環繞大地的果報。」
待塞健陀拖著疲憊的腳步回來,伽內什已經娶了兩個美麗的妻子。伽內什說在他深入研究經典的過程中周遊了世界——他在學術和邏輯上如此有天賦,遠在他那不太精明的哥哥回來之前,他已經周遊完了世界。
本文節錄自:《印度神話故事【新版】》一書,黃晨淳著,好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