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與九歌的善緣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8-02-27

瀏覽數 4,200+

與九歌的善緣
 

(文:傅佩榮)

九歌出版社的創辦人蔡文甫先生曾經長期擔任《中華日報》的副刊主編。我為他的副刊寫過幾年專欄。怎麼開始寫的?誰居間介紹的?寫了多久?最後怎麼結束的?我完全記不得了。我只記得蔡先生溫和善良,有長者之風,能欣賞寫作者,可以海納百川。

我寫的專欄有沒有作用呢?我只記得一件事。有一本書,名為《前世今生》,內容記載一位精神病患接受醫生診治的過程,其中反覆強調「一群人會一世又一世地輪迴,並且聚在一起以清償他們前世的恩怨」。我連寫三篇文章,詳論這種觀點。吾友陳曉林在《聯合報》擔任主筆,他告訴我說:聯合報副刊主編瘂弦的太太因為讀過《前世今生》而陷入極大困擾,後來讀了我這三篇文章而解開了心結。瘂弦請他特別向我致意。

專欄文章累積到一定的量,就可以出版成書了。我自一九九二年開始在九歌出書,內容多為人生反思、讀書心得與文化評論。二○一○年以後,我在大陸介紹國學的機會較多,陸續在九歌出版了《原來孔子這樣說》的系列,包括孟子、老子、莊子,以及易經。這套書淺顯易讀,是我常向朋友推薦的入門書。至於在九歌共出了多少書,我印象中是超過了二十本。

也就是在二○一○年前後,蔡先生寄來一信,說九歌有意出版我的全集。此信讓我深感知遇,但想到治學之道尚在半途,實在談不上這種計畫,後來與素芳總編輯商量,儘量一年在九歌出版一本書。

我自十八歲上大學,到六十五歲在台大哲學系退休,沒有離開過大學校園,但是機緣巧合,我在台灣各地所作的演講很多,因而也從未忘情於社會。別人說我是多產作家,不管這話有無嘲諷意味,我都欣然接受,因為那是事實。我不用電腦,全靠手寫,大約寫了一千三百萬字,出書總量在一百二十本以上。我長期保持良好互動的出版社只有三家,九歌是其中之一。

人生之路未必平順,有一次我因為幫助朋友而急需一點錢,於是鼓起勇氣向蔡先生開口,就說是預支版稅吧。他二話不說,立即照付。蔡先生可能忘了這事,因為他幫助過的作家一定不在少數。如此看來,在長者之風以外,又有大俠之風了。我的心思都在念書上,除了教學、研究、寫作、演講,別的都不會。在交友方面,是標準的「剛毅木訥」,謹守結緣、惜緣、隨緣的原則,活得還算自在。

欣聞九歌成立四十年,可喜可賀。蔡先生的理想也順利傳給了下一代。出版社的經營正面臨各種挑戰,我相信九歌與健行一定可以突破困境,繼續文化傳承的使命,謹寄上深深的祝福。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作者簡介:傅佩榮

輔大哲學系畢業,台大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大哲學系主任兼所長。

專攻儒家、道家、易經、宗教哲學。著作包括西方哲學史、柏拉圖、哲學與人生,以及國學的經典解讀。退休後繼續從事研究與講學,致力於國學經典的現代化詮釋。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傅佩榮在九歌出版《人生取向》、《心靈風格》,二〇〇六年推出「傅佩榮作品集」,包含他的哲學小品,以及國學導論系列《原來孔子這樣說》、《傅佩榮的易經入門課》等。

(圖片來源:臺大開放式課程

與九歌的善緣_img_1

本文節錄自:《九歌四十:關於飛翔、安定和溫情》一書,李瑞騰、陳素芳著,九歌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