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決策者的位置思考全面,力陳專業見地
進入台積電工作的這段期間,我與張忠謀董事長建立了非常好的關係。我是公司內極少數膽敢進他辦公室提出不同意見的高階主管,不論他是否同意我的看法,我們之間的互動良好,讓我感覺受到尊重。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學著在心中多一點謙卑,遇事放下自己的觀點,先想想張董事長的觀點會是什麼。我所說的是思考一件事情的角度,這與俗稱的揣摩上意有所不同。揣摩上意是自行假設上級的期待,照著去做來取悅上級,而我並非如此,當我學會如何用老闆的邏輯想事情,再加上我的專業知識,即使看法有出入,我們的溝通也暢順無阻。有時候他也會跟我聊聊政治或私人話題,我相信這些話題是我們獨有的,我們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比較特別。
我在台積電的後半段,擔任公司發言人期間,有時候張董事長在外面的發言,媒體來電追問,我多半都能在沒有請示的情況下就澄清記者的問題,很少偏離他的原意。張忠謀是企業強人,眾所皆知他的領導風格是強勢的,跟在這樣一個強者的身邊卻能建立這樣的關係,確實是一段值得懷念的職場回憶。像這樣的際遇,一輩子能遇到一次已屬難能可貴。然而,這樣的工作環境也有它的缺點,猶如在旁觀看棋局,即使皆是高手對弈,看久了還是會手癢,心裡逐漸動了想要再次出山,自己當家的念頭。
台積電敦聘外籍重量級人士出任獨立董事,引起了企業界的矚目,也被許多企業家視為典範,其中一位就是富邦金控的蔡明忠董事長。我與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兩人相識多年,但是沒有太多的交往。二○○二年,蔡董事長決定在富邦董事會設立獨立董事,邀請我出任獨立董事。過去台積電高階主管從未有在關係企業以外的公司擔任董事的例子,但當我向張董事長請示時,他卻認為能應邀到大型企業擔任獨立董事是一件好事,同意我出任。我向蔡董事長表示同意時,特別強調了一件事,就是我的獨立性。隨後在擔任獨立董事的第一年,我在好些重要的議案,如備抵呆帳的提列比例、會計師的查核過程等,都要求更詳盡的說明。就我而言,我只不過是善盡獨董的職責。富邦管理層對我的看法非常重視,也與我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
二○○三年,台灣最大的民營電信業者——台灣大哥大,經營權發生變化。富邦蔡家取代了孫、李二人,拿下了該公司的經營權,轟動了整個市場。蔡明忠特別到我辦公室看我,當面跟我說明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保證他們沒有動用富邦金控的資金,希望做為獨立董事的我放心。我聽完蔡明忠的解釋之後,隨興分享了五年前在和信電訊時的經驗。沒想到他第二天就打電話給我說,由於台哥大董事長及執行長同時離職,他正在為執行長人選傷腦筋,跟我談過後想了一下,決定徵詢我是否有意願出任台灣大哥大執行長。對我而言,這是完全沒有料到的事,我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會重返電信產業,尤其是以排外聞名的台灣大哥大,但是我知道電信產業深具發展潛力,也許對我會是一個機會,因此我答應考慮幾天。
我立即透過管道,取得外資證券研究部對台灣大哥大的報告,了解了公司的問題出在哪裡,覺得我應該有能力改善外資所詬病的幾個問題,於是正面回應蔡董事長。接下來的難題是如何向張董事長報告而不惹他生氣。我約了時間到他台北的辦公室,當面說明事情的原委。張董事長聽完之後並沒有生氣,而是用最和善的態度了解情況,同時挽留我,希望我再考慮。我表示,過去幾年我在台積電已經建立了一個高效能的財務團隊,接任人選沒有問題,公司可以放心。最後,張董事長接受了我的請辭。原本雙方約定保密至七月三十號下午同步發布新聞稿。不料,七月三十號早晨,《經濟日報》搶先一步以頭版頭報導我將接任台灣大哥大執行長。這到底是科技界的大事,外界也充滿好奇。我也於年底因此獲選為《工商時報》當年度十大科技風雲人物第一名,為我在台積電的歲月劃下完美的句點。
(圖:天下文化提供)
本文節錄自:《縱有風雨更有晴:張孝威直說直做》一書,張孝威著,天下文化出版。